党史小故事(四)——藏热村汉族公墓

发布时间:2023-03-28 作者: 来源:西藏日报

藏热村汉族公墓(城关区城关花园嘎吉A区附近)

一、藏热汉族公墓历史形成

根据《中国文物地图集西藏自治区分册》当中记载,当时整个墓群分布范围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600米,面积达到了60余万平方米,整个墓地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西区、东一区、东二区。记载的古墓数量大约有1475座,当时的整个墓地范围非常庞大,由于城市不断发展,以及后续农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现如今能辨认的仅有墓地942座;其中,805座为水泥石盖的封土墓,137座为小型圆形封土墓。

根据碑文及现有资料记载,1795年(乾隆年间),藏热古墓地由时任驻藏大臣松筠、和宁二人及清军文武官员、汉族军民捐资购置,墓地周围共计454丈,界址分明,并立有一碑文记载此事原委。

1803年和1804年(嘉庆年间)发生两次墓地被周围村民侵占,石碑被捣毁事件。1814年(嘉庆年间)驻藏大臣瑚图礼再次划定墓地界址,并带头捐资重立碑记,盖建碑亭一所。1914年(民国年间)拉萨汉族后裔集资款项新修土地庙和看坟人住居,并制匾刻文,记录此事。1931年拉萨汉族后裔的互助会,加上部分个人捐资,维修了墓地和看坟人住房。

藏热墓地是清朝中期以来拉萨地区规模较大寄葬公墓群,大部分埋葬着抵御廓尔喀军队入侵、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战死疆场的清朝官兵、跟随着军队入藏的后人。

藏热公墓形成的历史背景有力地佐证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重要体现。(资料由城关区文物局提供)

二、展陈分布及内容

藏热公墓纪念馆位于拉萨市城关区纳金街道藏热村藏热汉族公墓园区内,根据现有历史文献及重要的历史文物(石碑),纪念馆分为三个展区及室外庭院,三个展区面积分别为20.1、27.7、10.8平方米,纪念馆总共有100平方米,投资约77万元。三个展区分别为追思先辈、感念前人、聆听心声。

第一展区——追思先辈

主要展品:石碑(文物)、碑文拓片及解读性文字墓地历史图文资料、复刻文物(清军装束、木俑等)及场景还原壁画。

这一展区以留存下来的石碑为核心展品,保护石碑,解读碑文,以图文资料阐释墓地形成的背景和发展脉络,重点展示为保护西藏地方安宁、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捐躯的清朝官兵,以及为国家统一和地方发展做出贡献的各族各界人士驻守边疆,奉献高原的精神图景。

第二展区——感念前人

主要展品:捐资人名单(复刻)、与三位驻藏大臣相关的历史典籍和驻藏大臣制度图文。

在汉墓地形成发展历史上,三位驻藏大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分别是松筠(任期:1794-1799)、和宁(任期:1800-1801)、瑚图礼(任期:1811-1814);此外还有许多民间团体和个人曾捐资修建和维护这片墓地。这一展区主要展示4块捐资人名单(复刻),并展示与三位驻藏大臣相关文字和实物资料。

第三展区——聆听心声

主要展品:历史图景动画、藏热墓地后人微纪录片、墓地相关图书资料及刻画和歌颂西藏各民族团结的影音图书资料。

这一展区通过多媒体动画、影像等方式,讲述藏热墓地的历史背景、清代以来西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图景;并通过采访后人制作小型纪录片,刻画藏汉后裔对先辈及土地的感情,以及他们自身生活在高原、建设新西藏的故事。

三、现状及周边环境

展馆所呈现的内容比较单薄,展呈内容可以拓展,从多角度展示拉萨各族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展馆周边目前多数为大棚和空地,可利用空间较大。

分析2021年7月,在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西藏时强调:“西藏是各民族共同开发的,西藏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藏族和其他各民族交流贯穿西藏历史发展始终。”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拉萨各族人民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历史事实时间线前后延长,以此展现各民族守望互助、共同进步的故事,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藏热村汉族公墓周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