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后,百万农奴翻身解放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65年后的春天,记者来到堆龙德庆区东嘎街道嘎东社区五组翻身农奴朗杰老人家,听他用歌声生动述说生活点滴里的时代变迁,用旋律抒发喜悦之情和对党的感激之情。
“北京的金山上光茫照四方,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阳,多么温暖,多么慈祥,把我们农奴的心儿照亮……”朗杰老人高兴地为大家演奏。从“会说话的牲口”和“会走路的工具”到当家作主,80岁高龄依然奔赴在自己热爱的演艺事业里。朗杰老人说自己永远都不会忘记旧西藏的黑暗,更不会忘记是谁把广大农奴从苦难的深渊中解救出来的。“在旧西藏,那个时候吃不饱,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只能吃一点糌粑。房顶破破烂烂的,经常漏雨,桌子也是破烂不堪,一漏雨桌子下面全是水,早上起床被子、衣服全都是湿的,只能把湿透的衣服穿在身上。那时候,我在庄园里当了15年的‘差巴’。”朗杰老人说。
作为旧西藏黑暗历史的亲历者,朗杰老人深刻感受到这段历史虽然沉重,但需要我们铭记,而他认为自己也有责任把旧西藏封建农奴制度的黑暗、百万农奴过去的非人生活以及“共产党来了苦变甜”告诉更多人,告诫大家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堆龙德庆区嘎东社区工作人员达娃曲吉说:“聆听了爷爷的讲述,让我深刻感受到旧西藏的苦和新西藏的甜。作为一名青年干部,与祖辈相比,我们出生在新中国、成长在新时代,是幸福的。今后我会不断努力,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民主改革为西藏的发展繁荣开辟了崭新的道路,65年来,西藏社会的面貌日新月异,西藏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朗杰老人保留了很多不同时期的生活用品,他说,这些是西藏发展进步的见证。
西藏民主改革后,广大农奴翻身得解放,摆脱了封建农奴制对人的精神的桎梏,西藏的文明果实开始广泛惠及个人。朗杰老人告诉我们,他十分喜爱乐器,并在30多岁时,有幸加入了当时的堆龙德庆区文艺队。队里共有22人,专门邀请专业老师教授他们拉二胡、演奏大提琴、手风琴等,还获得了到北京、河北等地演出的机会。“朗杰老人现在是我们堆龙德庆区文艺队的老演员,他尤其擅长各种各样的乐器,我们年轻一代的文艺工作者一直向老师学习,学好演唱歌曲,并让文艺队伍发展得越来越好。”堆龙德庆区嘎东社区文艺队队长陈列多吉说。
朗杰老人回忆,随着生活越来越好,那个时候他买了村里的第一台电视机、第一辆车,后来,房子也换了多次,住上了藏式别墅。老人的后辈也积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和国家的培养下,四个子女均为基层领导干部或致富带头人,如今,四世同堂的快乐,写在了一家人的脸上。朗杰老人的儿子尼玛说:“我爸爸在旧西藏吃过很多苦,他经常给我们讲以前的苦难,在他的教导下,我们四兄妹努力学习成才,现在都在各自领域有了很好的发展。我们家里有5名党员,而且我还是一名致富带头人,今后,我一定会继续努力,回报社会,带动更多的人致富增收。”
朗杰老人的孙女索朗曲珍说:“爷爷在家里经常给我们讲述旧西藏的黑暗,广大农奴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苦难境地,如今,我们在党的恩情下,过着幸福的生活,看病有医保,学习工作条件也特别好,我们倍加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
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农奴翻身得解放,就不会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如今的西藏人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笃定自信。一排排新房上鲜艳的国旗印证着——“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成为高原人民坚定的信仰。“现在在党的领导下,我们过上了做梦都不敢想的幸福生活。乡村道路和市区一样,四通八达,路很平整,都是马路,吃穿也不用愁,这些归根结底都是党的恩情。我是新旧西藏两重天的见证者,所以我经常给我的孩子、孙子们讲述过去旧西藏的黑暗,让他们明白惠在何处、惠从何来、恩向谁报。”朗杰老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