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成立,这是西藏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202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代表团抵达拉萨,在听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西藏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入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庆祝大会,同西藏各族人民一道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时隔4年,在西藏隆重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西藏并作重要讲话具有重大意义,需要从中央与地方,历史、现实与未来,普遍性与特殊性三对关系出发,深切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西藏和西藏人民的特殊关怀与高度重视,同心遵循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共同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继续推向前进。
一、从中央与地方关系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从中央对地方的视角看,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西藏表达了对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特殊关怀,中央代表团莅临西藏表达了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视。2021年7月,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习近平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到西藏庆祝西藏和平解放,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2025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代表团到西藏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在党和国家历史上书写了又一个第一次,而且莅临西藏参加此次庆祝活动的中央代表团规格之高前所未有,体现出中央对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视。从国家战略看,西藏作为特殊的边疆民族地区,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中居于重要地位,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党中央赋予了西藏“两屏障,一前沿阵地,一重点地区”的战略定位,并指出西藏实现持续稳定和快速发展是对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贡献,将西藏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提升到新高度。从个人情怀看,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藏有深厚感情,先后4次进藏的深切缘分,跨越27年的深情牵挂。此次亲临西藏,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了西藏各族各界代表,代表党中央向西藏各族儿女致以诚挚问候和衷心祝愿,针对群众强调了要进一步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针对干部强调了要落实各项关爱措施,帮助解决后顾之忧,还专门指示要继续做好定日县灾后重建工作,表达了对西藏各族人民的深切关心关怀。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重要讲话鼓舞了雪域高原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同心、再谱新篇。
从地方对中央的视角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热烈欢迎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代表团莅临,表达了无与伦比的喜悦和发自肺腑的感恩。从形式看,习近平总书记抵达拉萨当天,西藏各族群众在机场和市区高举哈达、挥舞红旗热情欢迎总书记和中央代表团的到来,举办了盛大的主题文艺晚会《雪域欢歌》;在庆祝活动当天,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约2万人欢聚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为总书记和中央代表团献上极具西藏民族地域特色的文艺表演。从机场迎接到文艺晚会再到盛大的群众游行,西藏人民用最热情洋溢的歌舞、声浪迭起的欢呼表达着内心的喜悦,诉说着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恩、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祝愿、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拥戴。从实质看,西藏各族群众充分领悟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由衷感激党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兄弟省区市的大力支持和驻藏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的忠诚奉献,深切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无比温暖,广泛凝聚了“看着北斗星走不迷路,跟着共产党走会幸福”的社会共识。
二、从历史、现实、未来关系深入理解西藏的辉煌历史成就和美好幸福未来
从历史角度看,自治区成立是西藏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实现和平解放,摆脱了帝国主义势力的侵略,维护了国家主权、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为西藏自治区成立奠定了基础。1959年3月,中央政府决定在平息叛乱的同时,解散西藏地方政府,实行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使西藏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百万农奴翻身解放,成为了新社会的主人,为西藏自治区成立扫清了道路。1965年9月,在党中央亲切关怀和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西藏自治区宣告成立,巩固了西藏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的伟大成果,实现了西藏社会制度的历史性跨越。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保障下,西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人民群众生活和雪域高原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现实角度看,西藏已经步入发展最好、变化最大、各族群众得实惠最多的历史时期。60年的接续奋斗,为西藏开辟了光明的发展前景,实现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性巨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两个大局”的历史高度和战略全局,进一步把西藏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深入研究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大计,不断深化对西藏历史规律的认识总结,创造性提出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引领西藏在新时代进一步书写着“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尤其是西藏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绝对贫困、同全国各地一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西藏人民生活方式一步跨千年。新时代的西藏,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生态良好、边防巩固、人民安居乐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
从未来角度看,西藏现代化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庆祝大会上,中央代表团向西藏赠送贺匾,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题词“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 书写美丽西藏新篇章”。题词为新时代西藏现代化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战略重点,指引西藏美好幸福未来。“新篇章”既是历史的延续:是60年来西藏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历史性巨变的赓续;又是未来的展开:是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屋脊不断创造新奇迹的时代新篇。“我们在开辟西藏新的60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先开辟第二个百年。”习近平总书记将西藏的发展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个一百年”的纵深中去思索。“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主线,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书写美丽西藏新篇章”指向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目标任务,锚定西藏工作的“四件大事”,又特别突出了西藏生态环境保护“利在千秋、泽被天下”的长远发展利益指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坚定“党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是符合西藏实际的”规律性认识,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特别是要坚定不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从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科学真理性和战略指导性
在稳定大事上,把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普遍性与治藏稳藏兴藏的特殊性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涵盖诸多领域,其中边疆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特殊重要性,主要体现为西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对国家统一和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西藏的安全稳定事关国家安全稳定。在此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藏稳藏兴藏,首先是要保持西藏的政治安定、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宗教和顺。
在发展大事上,把高质量发展的普遍性与西藏自身特点的特殊性结合起来。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边疆地区一个都不能少。”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必须牢牢把握发展这把总钥匙,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藏发展有自身特点,要从实际出发推动高质量发展。西藏自身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传统和特殊区情,决定了现代化发展道路不同于其他省份,必须立足于自身特点,要因地制宜发展高原特色优势产业,特别是特色农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持续发展资源加工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文旅产业融合;要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在生态大事上,把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普遍性与西藏作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的特殊性结合起来。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西藏作为“地球第三极”的核心区,其生态影响具有广泛深远性,生态系统具有脆弱敏感性,所以西藏的生态大事具有更深远的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在听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守护好‘世界屋脊’和‘亚洲水塔’。”
在强边大事上,把兴边富民、稳边固边的普遍性与西藏确保边疆巩固和边境安全的特殊性结合起来。治国必治边,在新时代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明确要求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西藏承担着拱卫祖国西南边陲的政治责任,边境是第一道防线,是捍卫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的前沿,边境的安全不仅直接影响西藏的稳定,更会深刻影响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西藏的边境自然条件艰苦、现实情况复杂、政治影响深刻、边防斗争尖锐、发展任务艰巨。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卓嘎、央宗姐妹的回信中勉励西藏人民,继续传承爱国守边的精神,带动更多牧民群众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在具体举措和效果上,西藏坚持屯兵和安民并举、固边和兴边并重,深入推进新时代固边兴边富民行动,国家利益得到坚定维护。
(执笔:李云龙,自治区党委党校马克思主义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