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今日拉萨

扎西罗布:从昔日“放牛娃”到今日致富“领头羊”

发布时间:2024-03-25 作者:范江英 小索朗曲珍 来源:拉萨日报

图为扎西罗布老人在牛毛帐篷编织合作社里检查成品。拉萨融媒记者 玉珠多杰摄 

1959年,波澜壮阔的西藏民主改革拨开了历史的厚重阴霾,百万农奴脱掉枷锁,获得了真正的解放。扎西罗布,也迎来了他人生中的曙光。

春分时节已过,曲水县色甫村色甫沟平整广阔的农田里,嫩绿的青稞幼苗为春日增添了新的绿意。沿着宽敞的柏油马路向山腰驶去,就抵达扎西罗布老人的家。老人家里简朴温馨,墙上挂着家庭合照和各类手工艺品。老人热情地端上香浓的酥油茶,开始与我们分享他的故事。

那会儿主要以游牧生活为主。1959年,我九岁,当时,我们家有八口人,一个月只能分到一点糌粑,全家人都吃不饱。扎西罗布说。

九岁之前的记忆,对扎西罗布来说是日复一日枯燥的放牧生活,是饱受饥寒的侵袭,是一家八口人住着破陋的黑帐篷。除此之外,他们每年还需要向庄园主上缴酥油、奶渣、牛毛绒等物资作为赋税。其中,每头牦牛就要上缴18斤酥油,这对于他们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1959年西藏百万农奴得到了解放,农民们分到田,我们牧民分到牲畜,当时真正感受到真的解放了,一是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二是有了自由,三是牲畜也归自己家了。扎西罗布说。

民主改革后,在生产队的引导下,扎西罗布一家积极参与土地开垦。通过放牧和耕种,他们实现了自给自足。随后,他们又建造了房屋,有了遮风避雨、安心居住的家。

民主改革后,我们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是房子宽敞明亮,二是住房安全有保障,有了水、电、路、网、电视,真正过上了幸福的日子。扎西罗布说。

1980年,因为在生产队里的优秀表现,扎西罗布进入了乡政府工作,1993年正式成为一名乡干部,直至退休。2011年,他又被返聘成为达嘎村第一书记,后因身体原因卸任。在担任干部期间,扎西罗布得到了国家的精心培养,多次获得前往区外考察学习的机会。在一本陈旧的相册里,一张张老照片记录着他在上海、江苏等地的学习经历。扎西罗布说: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知识、拓宽了视野,更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在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和新西藏所取得的飞速发展与巨大变化。

离任后,扎西罗布又成为色甫村七组村民小组联户长。2015年,为了帮助村小组内的困难户脱贫增收,扎西罗布组织成立了牛毛帐篷编织合作社,带动20多户农牧民参加。

牛毛帐篷编织合作社成员达瓦琼达说:在合作社工作非常好,中午可以打理自己家的牲畜,晚上来合作社工作,在这里工作,收入非常好。

合作社的产品独具特色,受到了区内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同时,以订单式销往区外各省市。这几年,合作社平均年销售40万元左右,为牧民提供了持续稳定的增收途径。

在合作社上班后,我们生活上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会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扎西罗布说。

65年来,扎西罗布从一名放牛娃逐步成长为乡干部,如今更是成为引领当地群众走向富裕的领头羊,他的经历不仅反映了个人成长,更是深刻展现了西藏民主改革后经济社会的巨大变迁。随着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西藏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