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市广大妇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自觉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等各个战线上,奋勇争先、顽强拼搏,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和努力,以实际行动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女性风采。
“早上好,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拉萨市达孜区唐嘎乡,也是我们达孜区最远的一个乡。”记者见到阿佳旺姆时,她正在进行藏历新年的年货直播,那天也是阿佳旺姆在唐嘎乡的最后一场年货直播,她一边跟直播间的观众聊天,一边介绍着直播产品卡塞的特点。从2月12日预售,到2月23日结束销售,短短九场直播,两万多斤的卡塞就销售一空。
阿佳旺姆说:“唐嘎乡的藏历新年年货直播,从拉萨往唐嘎乡往返跑,在现场播了大概有五、六场,每天晚上黄金时间播,反响还可以。今年春节和藏历新年期间参与直播卖年货的总共有五家合作社,还有一个就是达孜净土的鸡蛋反响还不错。”
为了照顾家人,阿佳旺姆进入了直播带货行业。去年,她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本地农特产品上,让自己成为了一名“三农”主播,辗转于各个合作社,通过直播,将各种农特产品销往区内外,为乡村的农特产业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今年春节和藏历新年相隔一个月,她也延长了自己直播间的年货节时间,多次将直播间摆在了鸡舍、厨房等合作社的“车间”现场,线上销售年货。
她告诉记者:“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且坚持下去,我觉得很幸福,很有成就感。我希望有更多的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也能够加入到这个行业当中。”
年货节上,阿佳旺姆销售的卡塞是麦之穗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57户农户炸制的。农闲时节,为了让合作社带动农户增加收入,次仁曲珍就想到了卡塞,说干就干,1月16日,57户农户开始炸制卡塞,但是随之而来的销售却成为了难题,仅仅靠着街边摆摊无法实现效益,次仁曲珍又想到了直播带货,想到了阿佳旺姆。
“2月12号开始我们直播,产品不用摆在外面,人工也比较少,预售那天我们就卖了六十多箱。第二天、第三天每天都是一千多斤,两万多斤差不多十天就销售完了。”次仁曲珍说。包括参加卡塞炸制的57户农户,通过农业种植、超市和火锅店销售,次仁曲珍共带动了唐嘎乡的86户300名群众就业增收。
2015年,次仁曲珍返乡创业,在达孜区唐嘎乡琼达村成立了达孜区金麦穗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16年底,又成立了达孜区麦之穗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产业+农户”的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就业和分红的方式,带着乡亲们一起增收致富。
就业群众德珍说:“我在这边工作已经有两年半了,家里没事的时候就过来,每天工资110元。因为家里有孩子和老人,没办法去远的地方打工,这边离家近,骑电动车就回去了,很方便。”
刚开始,次仁曲珍的合作社只有28个大棚,流转土地也只有2200亩,六年过去,如今,次仁曲珍已经建起了98个大棚,流转土地也翻了一番,当地农牧民分散的土地以及闲散的劳动力得以有效地集中使用起来,许多附近的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既能照顾家里,又能增加收入,还能学习科学的种植方式。随着规模不断扩大,次仁曲珍带动的群众也越来越多。2015年至今,次仁曲珍先后荣获“全区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西藏自治区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带头人”、第六届“拉萨青年五四奖章”、拉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致富带头先进个人”、拉萨市“优秀共产党员”、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奉献奖、西藏“十佳农牧民”等荣誉称号,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贡献了巾帼力量。
次仁曲珍介绍说:“我们公司长期就业有87人,其余的有两百多人。公司从150亩地开始,到现在蔬菜基地有4300亩的土地流转和98栋温室大棚、一家蔬菜平价超市、一个蔬菜体验火锅店,我要继续努力把这些项目做好,带动更多的本地大学生、农牧民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