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市交管部门常态化开展非机动车专项整治行动,倡议广大市民文明出行。连日来,在市区主要交通干道,正确规范佩戴头盔、文明骑行的市民越来越多,文明出行蔚然成风,但仍有部分市民无视交通规则。
☞4月1日 五岔路口
记者在五岔路口电动车“大军”中,看到仍有市民不戴头盔、逆向行驶,甚至超载行驶。
市民曲女士看到这些现象后感叹:“经常看到交通事故新闻中,很大一部分遭殃的是电动车,为了他人和自己的幸福,希望市民朋友们骑电动车时主动戴头盔,不要横穿马路或从车辆的缝隙间骑行,这样真的非常危险。”
记者手记:早在2020年,全国启动了“一盔一带”守护行动,盔指的是头盔,带指的是安全带。据统计,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小汽车是导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车辆,其中很多事故是由于未规范佩戴头盔或未系安全带。数据表明,正确佩戴头盔、使用安全带能将交通事故死亡风险降低60%至70%。
创建文明城市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我们要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做文明行为的践行者与传播者,把拉萨建设成为一座市民文明有礼、人际关系和谐、公共秩序井然、社会风尚良好的美好城市。
☞4月3日 北京中路、藏热南路
3日,在北京中路兄弟百货门口,短短5分钟内,记者就看到15辆非机动车驾驶人未戴头盔行驶。其中,有辆运货电动车,车前车后、踏板处的空间都放满了纸盒纸箱,甚至驾驶人膝盖上都顶着纸箱。记者还看到很多人不是将电动车头盔戴在头上,而是挂车把手前。
在藏热南路,记者看到有些非机动车直接停在违禁停车区,旁边停放的共享单车东倒西歪,闯红灯、霸占机动车道等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影响他人出行,还影响了市容市貌。
记者手记:目前,电动车已成为很多市民出行的代步工具,但部分驾乘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不佩戴安全头盔。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因未佩戴安全头盔而酿成的不可挽回的悲剧事件。
因此,交管部门呼吁非机动车驾驶人员,正确佩戴头盔,这绝不是“面子功夫”,而是减轻电动车驾乘人员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受到的伤害,切实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
☞4月4日 嘎玛贡桑路口、北京东路
4日上午,记者在嘎玛贡桑路口、北京东路拉萨市人民医院十字路口看到,部分电动车骑行者依然存在不戴头盔、超重载人、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路口值守交警对过往电动车进行认真检查、一一排查,对首次发现不戴头盔、未上牌照、闯红灯、逆向行驶等行为,给予口头警告并登记相关信息,再次违反则会开罚单处罚。
记者手记:我国在2019年4月15日正式实施了电动车新国标,根据电动车的类型不同,一共分为黄、绿、白三种颜色的牌照,各自有不同的权限和要求。
黄色号牌属于机动车,可以搭载一名成年人。白色号牌属于临时牌照,上路行驶除了要根据车型各行其道之外,也要根据车型权限合法载人。绿色号牌属于新国标电动自行车的正式号牌,并且具备可以搭载一名12岁以下儿童的权限,但不论是骑行者还是搭载人员都需要佩戴头盔。
佩戴头盔,即使发生交通事故,能使头部受重伤危险系数减少85%,希望广大电动车骑行者,都能佩戴好头盔。
文明城市靠大家,我们在出行过程中,要养成“文明骑车、安全出行”的好习惯,多一份谨慎、多一份责任,正确佩戴头盔、不闯红灯、不逆行,携手共建共享安全、畅通、文明、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