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不仅是西藏历史文化遗产的代表,更是中华民族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7月4日,“道中华边疆行—曼行国道219”大型边疆采访团前往布达拉宫、大昭寺和小昭寺参观,详细了解西藏建筑和历史人物的故事。
“道中华边疆行—曼行国道219”大型边疆采访团由著名文化学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带队,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现场直播等全媒体形式,创新记录国道沿线的大美风光。在拉萨,蒙曼教授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朱迅一起,感受人文风情和历史文化,用文化的角度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金声玉振”“集大成”,参观布达拉宫时,蒙曼老师用这两个词语形容自己的参观感受。布达拉宫,坐落在海拔3700米的红山之上,始建于7世纪,是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朝文成公主而建,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
蒙曼说:“刚才在参观布达拉宫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金声玉振和集大成,金声玉振不仅仅是说这里有金有玉有金银财宝,实际上是形容对我们的震撼力,就如在我们的脑子里敲响了钟一样,让我们知道文明是这样璀璨的,文明是这样丰富的。”
随后,采访团一行先后前往小昭寺、大昭寺参观。大昭寺融合了藏、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小昭寺位于大昭寺北面约500米处,为西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大昭寺合称“拉萨二昭”而驰名于世。
仔细聆听关于寺庙历史、建筑、造像、壁画等详细介绍后,伴随着拉萨纯净的蓝天、白云,蒙曼和朱迅二人畅谈自己对西藏、对拉萨的了解和感受。蒙曼表示,参观时,能看到非常多的纹样,包括凿井、斗拱、柱础、雕刻等,都是唐代建筑的风格,从许多细节里,都能看到藏汉文化的交往交融。
数次进藏的朱迅表示,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使者,每一个人也都肩负着这个责任。“在不断地交往交流交融当中,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才能走到今天,绽放出璀璨夺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