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拉萨要闻

党建引领强根基 群团聚力谱新篇
——卡孜乡“3344”村级自治组织体系激活乡村治理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7-08 作者:格桑卓嘎  仁 增 来源:拉萨日报

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卡孜乡积极探索实践,以党建为引领,依托“3344”村级自治组织体系,激活乡村治理新动能,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基层治理之路。

强化政治引领,把稳群团自治“方向盘”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卡孜乡村级自治组织体系建设的核心原则。乡党委书记亲自挂帅,牵头负责相关工作的谋划、部署、推动和督促,并明确党委副书记、村党委书记、第一书记等各级干部的职责分工,形成强大工作合力。通过召开4次专题会议、开展12次现场指导,有力推动了托门村“3344”试点工作有序开展。

在组织建设方面,乡党委着力解决村级自治组织存在的问题,规范建立团支部、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并健全完善民兵应急排、应急班等组织。同时,在各小组灵活设立工会小组、团小组微联盟、妇女小组等,从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等群体中选拔优秀人才,充实自治组织力量,织密组织覆盖网络。

托门村团支部书记白玛卓嘎激动地说:“以前村里的年轻人想聚在一起做点事,却没有合适的平台。现在依托‘3344’体系成立的团支部,不仅把大家凝聚起来,还能跟着党组织一起为村里发展出力,我们干劲十足。”

此外,乡党委、政府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带头支持群团工作,开展了10余场次宣传教育活动,提升了群团组织在群众中的知晓度与影响力,吸引了更多群众参与其中。

聚焦赋能提效,激活群团服务“动力源”

为提升村级自治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能力,卡孜乡整合资源,投入20余万元打造“群团之家”,为群团组织开展活动提供场所。同时,搭建“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利用微信群、公众号等,提高组织动员和服务效率。

指导托门村群团组织深入调研,精准掌握不同群体需求,围绕产业发展、就业帮扶等多个领域,引导群团成员参与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鼓励群团组织自主开展各类群众性活动,实施“澎波阿佳”议事小组、美丽庭院建设等特色项目,营造“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自治氛围。

参与“澎波阿佳”议事小组的扎西色珍分享道:“以前家里的大事小情都自己琢磨,现在姐妹们定期聚在‘群团之家’,一起商量村里的发展规划、解决邻里矛盾。我们议事小组提出的维修托门村普冲组至岗嘎组乡村道路的建议,很快就被村里采纳并进行了维修,这种被重视的感觉真好。”

聚焦短板弱项,构建成效提升“新引擎”

卡孜乡党委直面工作中的难点堵点,以作风建设为关键,将重要决策部署清单化、项目化推进,形成一级抓一级的责任链条,积极解决问题、探索机制。同时,深化“党建带群建”机制,推动党建与群团工作深度融合,健全经费保障、人才培养等长效机制,提升群团成员的服务能力和服务品质。

目前,“3344”试点工作已初见成效。组织覆盖范围更广,骨干队伍得到优化,运行机制逐步规范,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在政策宣传、矛盾化解、服务发展等方面,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村级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得力助手,为乡村治理精细化、精准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