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拉萨要闻

六十载耕耘绘就我市“三农”新画卷
——拉萨市60年“三农”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5-09-07 作者:次央卓 来源:拉萨日报

六十载风雨兼程,六十载沧桑巨变。自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拉萨市农业农村工作历经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蜕变,农牧业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牧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综合生产水平飞跃,供应能力显著增强。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的春风吹遍高原,推翻封建农奴制度,完成土地改革任务,农牧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农业生产力得到全面解放。此后,拉萨农牧业生产互助组蓬勃发展,生产热情空前高涨,连续7年增产丰收。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开启社会主义改造,农牧民走上合作化道路。70年代中后期,中央加大财政支援,拉萨新建虎头山水库,组建彭波农场、八一农场等,改善了农牧业生产条件,农牧经济迎来较快发展。

改革开放的浪潮为拉萨农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农牧业税收的免除,极大激发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进入新世纪,在中央农村经济优惠政策和北京、江苏两省市的大力援助下,拉萨农牧产业发展迅猛。墨达灌溉水渠工程、旁多水利枢纽工程等大型灌溉项目相继建成,结束了长期没有大型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历史。2024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59.55亿元,较1965年增长了58倍;一产增加值达到33.2亿元,较1965年增加80倍;粮食总产量达到17.31万吨,较1965年增长2倍,青稞产量12.94万吨,是1965年的4.94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预定要求,粮食安全水平大幅提高,畜产品供应日益丰富,极大提高了全市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发展基础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加速推进。上世纪90年代以前,拉萨农业机械化率基本为零,生产方式原始落后。2024年,全市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3557.73万元,购置各类大中小农机具5920台套,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27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从1971年的8台增加到2024年的15000台以上,小型拖拉机数超过了38000台,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以往我们务农全都靠牲畜,费时又费力,现在实现现代化机械化农业,作业时间由原来的三四天变成了如今的一两个小时,剩余劳动力就可以务工赚钱,钱包也就越来越鼓了。”墨竹工卡县工卡镇塔巴村党支部书记怕加说。

同时,拉萨市积极推进农牧业科技创新,引进和推广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和优良品种。

在畜牧业方面,2023年实施投资1500万元的墨竹工卡县斯布牦牛良种场、2024年投资1028万元的林周县种羊场改造提升项目,牲畜良种覆盖率达到52%。在种植业方面,截至2024年底,全市拥有温室大棚11079栋,设施占地面积达到1304.68公顷,设施种植蔬菜产量占全市蔬菜产量的比重达到77.7%,不仅提升了种植效率与品质,还有效增加了当地群众的现金收入,让他们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多元创收。达孜区巴嘎雪村村民普布扎西说:“以前种地都是老法子,产量不高还累人。现在好了,村里引进新技术,我们跟着学、跟着干,种子质量好了,收入也翻了几番。去年我们家就增收了3万余元,让我们这些农户劲头十足。”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色产业亮点纷呈。拉萨市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形成了以青稞、蔬菜、牦牛、藏羊、奶牛等为主导产业,以藏药材、花卉、食用菌等为特色产业的多元化产业格局。依托“藏字号”擦亮“拉萨净土”区域公用品牌底色,通过电商、直播带货等方式,打好“有机、绿色、营养”的高原特色品牌,让“养在深闺”的土特产走出西藏、走向全国。截至2024年,全市创建“三品一标”农产品74个,其中有机农产品45个、绿色食品28个、地理标志产品2个;打造林周彭波半细毛羊等名特优新农产品3个。

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牧民生活幸福美满。60年来,拉萨市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近年来,拉萨市大力实施城乡环境综合大整治战略,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推进“六改”工程(改水、改厕、改路、改厨、改房、改圈)与“五网”(路网、水网、电网、通信网、物流网)建设,持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率先在全区消除人畜混居现象。截至2024年底,全市建制村硬化路通达率、饮水安全保障率、农牧区住户供电率、宽带网络覆盖率、乡村物流配送率实现“五个”100%。评定国家级美丽休闲乡村10个,创建自治区级美丽宜居村庄100个,选树2115户美丽庭院,打造尼木县吞达村、曲水县茶巴拉村、墨竹工卡县塔巴村等一批集生态宜居、特色鲜明、产村一体的样板村、示范村。

随着全市农牧业的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农牧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151元,为1965年的323倍,年均增长10.3%。住房从土坯房变家电齐全的现代化住宅,交通四通八达,精神生活丰富,一系列惠民政策落地生根,就医就学养老有了十足保障,真正实现了安居乐业。墨竹工卡县日多乡怎村村民旦巴赤来说:“以前我们住的都是土木房,遇上刮风下雨总操心不安全,喝口水还得跑老远去驮,要攒上好几桶才够家用。现在不一样了,崭新的房子稳稳当当,自来水通到了家里,拧开龙头就有。看病能报销,再也不用为医疗费犯愁,孩子上学有‘三包’。日子越过越踏实,这心里头,全是满满的幸福感!”

六十载砥砺前行,拉萨市“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拉萨市将继续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向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奋勇前行。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嘎旺朗杰表示:“拉萨‘三农’工作将持续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坚持‘五条原则’、实施‘四大战略’、推进‘八项行动’,坚决扛牢粮食安全底线,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紧紧围绕‘兴农、稳牧、强特色’工作目标,扎实推动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高原和美十乡百村示范创建,力争在‘十五五’期间将所有符合条件的乡村建成富有高原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