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载风雨兼程,六十载砥砺奋进,拉萨市外贸经济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2025年8月,率中央代表团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听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西藏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入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精心谋划下,拉萨凭借独特的地缘优势、丰富的资源禀赋以及不断优化的政策环境,扎实践行以开放发展理念推动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在外贸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深入探究拉萨市外贸经济60年发展成就,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对于新时代拉萨市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外贸经济成就斐然,全方位跨越发展
(一)贸易规模持续扩大。1965年,整个西藏外贸进出口总值仅为693万元,主要体现为以物易物、边民互市,且主要集中在与周边国家接壤的边境地区,贸易规模极小,交易方式原始,加之拉萨市不处于边境上的地级行政区,外贸总额更是微不足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2024年,拉萨市进出口总额达65.01亿元,在西藏2024年进出口总额中占比超50%,充分彰显了其外贸发展的强劲势头,同时也发挥了首府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在出口方面,传统的畜产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同时,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特色工艺品、藏医药产品、高原特色农产品等新兴优势产品的出口占比逐渐提高。例如,拉萨的藏毯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在国际市场上备受青睐,出口量逐年增加。在进口方面,随着拉萨市经济建设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先进技术设备、优质消费品等的需求不断增长,进口商品种类日益丰富,涵盖了机械设备、电子电器、化工原料、食品等多个领域。
(二)贸易结构不断优化。拉萨市外贸经济的发展不仅体现在规模的扩大上,贸易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从商品结构来看,初级产品出口占比逐渐下降,工业制成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占比稳步上升。过去,畜产品等初级产品在出口中占据主导地位,如今,经过加工的畜产品以及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文化附加值的藏医药、特色工艺品等产品出口增长迅速。以藏医药为例,随着对藏医药研发投入的增加和生产工艺的改进,藏药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受欢迎,还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拉萨市外贸出口的新亮点。从贸易方式来看,一般贸易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加工贸易、边境小额贸易、跨境电商等贸易方式也在快速发展。特别是跨境电商的兴起,为拉萨市中小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新的渠道,降低了贸易成本,提高了贸易效率。从市场结构来看,拉萨市的贸易伙伴不断增多,从最初主要集中于周边的尼泊尔、印度等国,逐步拓展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巩固与传统市场贸易关系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RCEP其他成员国等主要经济体的贸易合作日益紧密,贸易份额逐年上升。
(三)外贸经营主体不断壮大。60年来,拉萨市外贸经营主体从最初的少数国有企业,发展到如今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共同参与、协同发展的多元化格局。国有企业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行业发挥着主导作用,如在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进出口业务中,国有企业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和资源优势,承担着重要任务。民营企业发展迅速,成为拉萨市外贸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拉萨市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特色产品出口、跨境电商等领域表现活跃。截至2024年,西藏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200余家,其中拉萨市外贸企业占比持续加重,企业活跃度提升至16%,比自治区成立初期增长了数百倍,形成了一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外贸经营队伍。
(四)开放平台建设成效显著。为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外贸经济发展,拉萨市积极推进开放平台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拉萨综合保税区于2020年4月27日经国务院批复设立,是西藏首个综合保税区,并于2022年7月正式封关运行,具备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多种功能。区内企业享受一系列税收、贸易便利化等优惠政策,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截至目前,拉萨综合保税区已招引企业106家,其中9家保税加工、77家保税物流、20家保税服务,涵盖多个领域的项目,包括特色农副产品、民族手工艺品、现代物流、高端制造业和跨境电商等,产业多元化格局初成,成为拉萨市外贸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此外,在堆龙德庆区打造了由领峰国际智慧物流园、拉萨城投物流园等组成的综合物流园区,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提升信息化水平,为外贸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推动外贸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今年5月,拉萨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在堆龙德庆区顺丰丰泰产业园正式揭牌运营,标志着西藏自治区在深化对外开放、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方面迈出重要一步,进一步促进中国与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
二、多维因素协同发力,驱动外贸持续前行
(一)政策引领,构筑外贸发展坚实基石。一是国家战略与优惠政策的支持。自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西藏的发展,将其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布局,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西藏外贸发展的优惠政策。从早期的边境贸易税收优惠政策,到“一带一路”倡议下对西藏开放型经济建设的大力扶持,再到近年来为推动西藏高质量发展出台的专项政策,为西藏、拉萨外贸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动力。二是地方政府的积极谋划与推动。拉萨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拉萨市人民政府 拉萨海关关于推动拉萨外贸发展提质增效的15条措施》《拉萨市支持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成立专门的外贸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市外贸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交通、通信、能源等条件,为外贸发展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同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制定优惠的投资政策,吸引国内外企业入驻拉萨,培育壮大外贸经营主体。
(二)产业支撑,厚植外贸发展肥沃土壤。一是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拉萨市拥有丰富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依托这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迅猛,为外贸出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农牧业方面,牦牛、青稞、藏系绵羊和绒山羊等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品质优良,通过发展现代化农牧业,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强品牌建设,牦牛酸奶、青稞制品、羊绒等产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藏医药产业历史悠久,近年来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创新生产工艺,藏药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份额,还逐步走向国际市场。此外,传统手工艺品如藏毯、唐卡、藏香等,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成为拉萨市外贸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随着经济的发展,拉萨市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外贸发展注入新动力。在巩固提升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进和培育了一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的企业,这些企业的产品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成为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同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与外贸相关的物流、金融、电子商务等产业,提高了外贸服务水平,降低了贸易成本,促进了外贸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
(三)设施完善,畅通外贸发展物流通道。一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飞跃。60年来,拉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公路方面,以川藏、青藏、新藏、滇藏等公路为主骨架,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不仅加强了与区外的联系,还改善了与周边国家的交通条件。特别是近年来,高等级公路建设快速推进,拉近了拉萨与边境口岸的时空距离。铁路方面,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结束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拉日铁路、拉林铁路的相继开通,进一步完善了铁路运输网络,大幅提高了货物运输能力。航空方面,拉萨贡嘎国际机场不断扩建升级,航线网络覆盖国内外众多城市,开通了多条国际货运航线,为外贸货物的快速运输提供了保障。二是口岸与物流设施不断完善。西藏积极推进口岸建设,目前已拥有樟木、吉隆、普兰等多个陆路口岸,这些口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通关能力显著提升。同时,加强口岸信息化建设,推行“互联网+海关”等便捷通关模式,实现了货物快速通关。拉萨综合保税区、日喀则国际陆地港等开放平台的建成运营,进一步整合了物流资源,为外贸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畅通了外贸发展的物流通道。
(四)开放平台搭建,拓展外贸发展广阔空间。一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挥引领作用。拉萨综合保税区作为西藏首个综合保税区,填补了西藏没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历史空白,实行“一线开放、二线管住、区内自由”的管理原则。企业可以享受减免或延期缴纳关税和进口环节税的优惠政策,极大降低了企业生产和贸易成本。是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为推动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保税、免税、退税”等政策优势,为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提供了便利条件。自封关运营以来,已招引企业106家,涵盖了加工制造、国际贸易、物流仓储等多个领域。企业可以在区内开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业务,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企业竞争力。同时,综合保税区还积极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打造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新渠道,成为拉萨市外贸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二是进一步强化与边境经济合作区、口岸经济区的协同合作。拉萨市积极推进与边境经济合作区、口岸经济区的沟通交流,充分发挥边境口岸的地缘优势,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边境经济合作区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企业投资兴业,开展进出口加工、贸易、旅游等产业。口岸经济区则以口岸为依托,发展口岸物流、商贸、金融等服务业。两者相互协同,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促进了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增长。
三、总结宝贵经验,步履铿锵谱新篇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障。60年来,拉萨市外贸经济取得的辉煌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党中央对西藏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为拉萨市外贸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在党的领导下,拉萨市委、市政府能够凝聚各方力量,充分调动全市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外贸发展的强大合力。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拉萨市外贸经济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前行。
(二)立足特色优势是关键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西藏发展有自身特点,要从实际出发推动高质量发展。”拉萨市在发展外贸经济过程中,始终立足自身独特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和文化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特色产品,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外贸发展之路。通过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藏医药产业、传统手工艺品产业等,将本地优势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同时,利用面向南亚的地缘优势,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拓展国际市场。实践表明,立足特色优势,是拉萨市外贸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持续改革开放是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拉萨市外贸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60年来,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外贸体制改革,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全方位开放,再到新时代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拉萨市始终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通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培育壮大外贸经营主体,优化贸易结构,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为外贸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实践证明,只有持续推进改革开放,才能不断激发外贸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创造力。
(四)多方协同合作是重要支撑。拉萨市外贸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各方的协同合作。在国家层面,海关总署等中央部门在政策制定、业务指导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在自治区层面,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了推动外贸发展的工作合力;在地方层面,拉萨市与周边地区加强区域合作,共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协同发展、市场开拓等工作。同时,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为外贸发展提供了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实践表明,多方协同合作是拉萨市外贸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