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拉萨要闻

奋进六十载 拉萨文旅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5-10-17 作者:莫瑞英 来源:拉萨日报

图为《文成公主》大型实景剧开场前,游客体验非遗演出。拉萨融媒记者 莫瑞英摄

在雪域高原上,自然风光与深厚文化交相辉映。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这片神奇土地上的旅游业从零起步,逐步发展为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于一体的高原旅游胜地。近年来,在党中央关怀和援藏省市的大力支援下,拉萨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服务水平稳步提升。拉萨正以高质量发展和多元化体验吸引着越来越多国内外游客,成为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近年来,拉萨市文旅产业从起步到蓬勃发展,不断探索文旅融合新模式,让这座古老的城市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奋力跑出文旅产业发展的“加速度”“高质量”和“新状态”。

位于柳梧新区(高新区)察古大道的西藏牦牛博物馆,是北京市对口支援拉萨市的一项重要文化项目,于2014年建成试运行,是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该馆以牦牛为载体,展示与之相依的西藏历史文化,从自然与科学的牦牛、历史与人文的牦牛、精神与艺术的牦牛三个部分,详细介绍牦牛的起源、驯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志性工程。

西藏牦牛博物馆管理研究部负责人西热说:“西藏牦牛博物馆2014年开馆至今,接待量达到160余万人次,每年平均下来可以达到1万余人次。该博物馆不仅是民族团结的代表,而且是援藏的一项重大成果。更重要的是60年来西藏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该博物馆也是西藏各大领域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想用这一文化阵地,来诉说更多西藏的发展和拉萨的故事,也让更多的人了解雪域古城圣地拉萨。”

位于经开区的藏域星球天文体验馆是目前西藏唯一一家以天文为主题的体验馆。该场馆拥有16个主题展区、52个展项,涵盖藏天文历算、藏医、藏药、地月系、探月工程等内容,并配备了裸眼3D剧场、球幕影院以及天文观测台等,形成了“科技+文化+旅游”的独特体验模式。

藏域星球天文体验馆市场负责人山伍说:“场馆通过科技赋能文旅产业理念,打造成西藏天文旅游、研学旅游、科普旅游的新名片。截至目前,共接待了30万来自区内外的游客。我们也创新开发了研学旅游、科普旅游以及党建活动的一些内容。未来,我们计划拓展全区的研学线路,深化与学校、教育机构的合作,打造具有西藏特色的研学品牌。”

文旅深度融合成为产业多元化发展重要引擎,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是拉萨文旅融合的成功范例之一。该实景剧以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史为主题,展现西藏多民族文化、风俗及自然景观,含数十种非遗,成为拉萨旅游“必刷项目”。配套的风情街、主题园及夜间活动,大大提升了文旅体验与夜间经济活力。

《文成公主》演职人员当中,本地农牧民占97%,演员队伍在800人左右,人均月收入提升至4000元。直接吸纳及间接带动就业上万人次,累计发放薪资超过5亿元。此外,项目在配套街区推出休闲民宿集市、锅庄PK等休闲娱乐活动,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后勤服务、景区运营等岗位,给当地群众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在参演《文成公主》前,德吉只是慈觉林村的一名普通村民,她告诉记者:“我到《文成公主》实景剧场工作已经13年了,我自己本身也很喜欢舞蹈,在剧中饰演‘拉姆’。我们村也有很多村民在这里工作,我们在家门口就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不错的收入,这一切都要感谢党的恩情。”

据了解,《文成公主》大型实景剧自2013年8月1日开演至今,演出场次总计超2200场,项目及配套街区和园区累计接待观众超3200万人次。近年来,年轻游客占比增加,外国游客数量明显上升,客源地范围不断扩大。这些变化反映出拉萨文旅的深度融合,旅游产品的多元化和旅游市场的国际化。

“60年来,西藏的文旅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未来,要进一步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以及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和旅游促进文化的传播。其次,不断创新文旅产品,注重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完善景区周边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个性化的服务。”拉萨市和美布达拉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文兵说。

站在新起点,西藏正加快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持续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将绿水青山和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一个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将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迎接四海宾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