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拉萨要闻

拉萨市消防救援支队
开展高原高寒应急救援实战拉动演练

发布时间:2025-11-06 作者:郑勇 来源:西藏日报

本报拉萨讯 为适应极端环境条件下的作战需求,测试验证队伍应急处置能力,日前,拉萨市消防救援支队在易错湖区域开展高原高寒应急救援实战拉动演练。

拉萨市夺底乡林宗村易错湖区域海拔介于4500米至5100米,属典型高山峡谷地貌,低温、低压、强风环境频发,具备高度模拟“三断”(断路、断电、断通信)极端情况的条件。演练路线途经崎岖山径与陡峭坡地,单程约3公里,往返总程6公里,垂直爬升高差达600米,是历年来拉萨市消防救援支队开展的环境最极端、地形最复杂、考验最严峻的徒步救援综合演练。

聚焦实战,高标准开展核心救援科目。此次演练集结国家高山救援拉萨大队20名骨干,重点开展五项针对性实战科目:一是野外徒步拉练及装备运输科目,队员背负30公斤救援装备完成3公里海拔爬升,全面检验体能储备与团队协作能力;二是野外自我饮食保障科目,通过搭建临时营地、取水净化、热食制作等环节,检验极端环境生存保障能力;三是野外搜索科目,设置多地形复杂搜救场景,同步检验山岳救援训练成效与特勤队员技能转化能力;四是边坡救援科目,模拟高山坠崖事故,重点训练绳索系统搭建、伤员转运等关键技术;五是综合能力评估科目,通过战时表现为拉萨市消防救援支队高山救援专业队储备骨干人才。

聚焦测试,多维度强化应急通信保障。针对高原通信信号弱、装备易受环境影响等问题,拉萨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总队信通处组建22人通信保障分队,全程开展通信保障测试,重点对公专网卫星便携站、宽带自组网、窄带自组网、数字集群基站、多型号对讲机、卫星电话、侦察无人机、载重无人机、融合通信APP、两步路户外导航APP等装备开展应用测试,掌握实战效能。连续6小时记录低温、低压、强风工况下的性能参数,为后续装备选型提供数据支撑。其间,创新探索“接力中继”信号延伸、“无人机投送”等手段,破解通信员体能消耗与重型装备携行的矛盾,推动保障模式从传统独立型向轻量化、融合化、协作化转型。

聚焦支撑,精细化落实战勤保障服务。拉萨市消防救援支队结合近年来火灾、地震、泥石流等实战保障经验,牢固树立“服务实战、靠前保障”理念,抽调装备技师、厨师团队成立后勤保障编队,在易错林宗村设立战勤保障前置点,坚持“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自我保障原则,精准管控食材加工、分餐配送、营养配比各环节,规范野外炊事作业流程,全时段提供装备器材技术巡检服务,以专业化后勤响应支撑演练高效推进,实现战勤保障与指挥控制、作战力量,同频共振、高效耦合。

聚焦安全,全链条落实风险管控措施。拉萨市消防救援支队严格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战训练安全指导思想,针对易错湖区域低压缺氧、气候多变、道路崎岖等情况,构建“战前预判—战中管控—应急处置”全链条安全防控体系。战前组织专项风险评估,结合区域海拔、气象数据为参演队员制定高原适应性前置训练计划。拉萨市消防救援支队全勤指挥部实时远程跟踪指导,定时推送作战训练安全提示与气象预警信息,现场指挥员、安全员全程紧盯演练环节,针对陡峭坡地、碎石路段等高危区域,落实“双人监护、分段通行”管控措施,确保演练全程安全可控、环节衔接紧密。

此次拉动演练,是践行“全灾种、大应急”理念的重要举措,既检验了队伍在极端环境下的综合救援能力,又探索了高海拔救援新技术、新战法。拉萨市消防救援支队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持续聚焦高原高寒救援需求,优化作战编成、完善装备配置、强化训练实效,不断锤炼驾驭复杂局势、破解救援难题和科学安全处置的真本领和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