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拉萨市城关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党支部青色农牧服务队联合净土公司检测中心,对蔬菜基地开展农产品定量检测抽样工作。

近日,城关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党支部蓝色防汛护水队开展相关活动。
近年来,城关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创新组建青色农牧服务队、蓝色防汛护水队、金色富民兴业队、红色普法政宣队“四色服务队”,通过精准定位和功能划分,推动服务力量下沉、资源整合与需求精准对接,在农业发展、畜禽防疫、水利管护、增收致富等关键领域精准发力,为城关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探索出一条具有高原特色的乡村振兴实践路径。
青色农牧服务队:
科技赋能田间地头 守护畜禽健康安宁
城关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将农牧业专家、技术骨干等30余人组成青色农牧服务队,将科技创新的种子播撒在田间地头,将安心与保障送入千家万户的牧场棚舍。
该队聚焦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大力推进良种引进与推广,优化种植结构,发展高原特色经济作物;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开展“点对点”技术指导,将复杂农业知识转化为农牧民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实用技能。从科学田间管理、高效施肥灌溉,到精准病虫害绿色防控,服务队成员的身影活跃在每一个需要技术的角落。2025年以来,城关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共举办农技推广及安全生产培训5场,覆盖农牧民410人次,有效提升了基层科技种田水平。
在畜禽健康方面,该队严守安全底线,通过集中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常规驱虫与健康巡查,构筑坚实防疫屏障。同时,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成农产品定性检测1.95万余批次、定量检测128批次,合格率均达100%。这组数据背后,是该服务队对“舌尖上的安全”的庄严承诺,他们用严谨科学数据和辛勤汗水,守护人民群众健康,为城关区农牧产品品牌信誉奠定坚实基础。
蓝色防汛护水队:
筑牢水安全防线 守护流域安澜秀美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蓝色防汛护水队以“河道畅通、安全度汛”为目标,肩负辖区内河道、堤防、排灌等设施的日常巡查与汛期应急抢险重任。
为守护“母亲河”洁净与健康,该队持续开展“清四乱”专项行动,累计清理垃圾430余吨,有效恢复水域岸线生态面貌。面对汛期考验,该护水队未雨绸缪,开展隐患排查60余次,重点督办并彻底解决隐患点3处,确保安全度汛。
在依法治水方面,该队严格履行水行政执法职责,开展执法检查36次,审批水土保持方案40个,收缴水土保持补偿费84万元。这些举措强化了水资源有偿使用和节约保护,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水土流失,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城关力量。
金色富民兴业队:
多元施策拓宽渠道 激发内生发展动力
金色,寓意着丰收与财富。这支队伍针对农牧民多样化、多层次的发展需求,统筹协调农业发展、民生保障、防止返贫监测帮扶、乡村建设和治理等多领域工作,精准施策,全方位助力增收致富。
为激发乡村发展活力,该队制定16项32条具体增收举措。动态监测、精准识别,年内新增识别监测对象4户12人,及时落实帮扶政策,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统筹推动14个衔接资金项目落地,建成一批人居环境整治、沟域治理等项目,积极联动行业部门落实各项惠民政策。
成果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收入增长上。2025年上半年,城关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250元,同比增长8.4%;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17950元,同比增长12.5%,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展现乡村振兴强劲势头。金色富民兴业队正如其名,成为带领群众奔向共同富裕的“引路人”和“助推器”。
红色普法政宣队:
法治护航乡村善治 夯实基层执政根基
红色普法政宣队立足乡村振兴关键领域,提供精准化法治宣传与服务,着力破解“三农”发展中的法治难题,将党的领导贯穿于乡村治理全过程。
2025年,该队以城关区农村集体“三资”领域专项整治为切入点,开展5次集中培训,实现村集体财务记账常态化与规范化;依法依规推动完成29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理事长改选,确保党组织领导在经营管理全过程、各环节的有效贯彻。
在盘活农村资源要素方面,该队积极落实产权流转交易政策,常态化引入第三方审计力量,对“三资”管理问题进行监督,倒逼主体责任落实,管好集体“钱袋子”,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赢得群众信任与支持,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
城关区“四色服务队”这种“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模式,切实破解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显著提升服务“三农”工作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形成了“党建引领、队伍下沉、服务精准、群众满意”的良性循环,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