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全市首批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在试点街道社区城关区扎细街道办事处和尼卓林社区正式投入运行。 图为在尼卓林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居民向工作人员咨询社保相关问题。 本报记者 贾代吉草 摄
为加快推进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街道社区延伸,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质量,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8月13日,全市首个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在试点街道社区,即城关区扎细街道办事处和扎细街道尼卓林社区正式投入运行。
当日上午10时,城关区扎细街道尼卓林社区便民服务大厅试点窗口,已经有居民在办理或咨询相关业务。刚刚咨询完公交车老年卡相关业务的居民边觉告诉记者:“我今天是来咨询办理公交车老年卡的相关问题。经过观察,我发现办理养老、医疗相关业务也很方便。以前办理这些要到处跑,现在省事多了。”
据悉,此次试点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按照网办标准增补硬件设备、向试点街道社区下放职权、架设办理事项必要的网络和系统、解决试点街道社区窗口工作人员不足的困难,对接拉萨市网办平台实现网上办理。此次职权下放也是城关区为推进“放管服”改革,首次以区政府名义向街道(社区)一级下放政务服务事项,工作步骤上计划按照分批进行、试点先行的方式开展,第一批重点选取了人社、医保两个贴近民生的部门,下放的事项原则上突出办件频次高、流程不复杂、基层接得住,办件形式上以窗口办理为起点,下一步与区级事项同步实现网上办理,并不断提升办理深度。
城关区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局局长格桑元俊告诉记者:“目前这个试点第一批次是两个单位,下一步将会在这个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下放事项的范围和数量。通过此次试点,我们也会总结一些经验,主要是人员、经费需要投入多少,具体下放哪些事项,哪些事项基层能接得住,然后通过这个试点形成经验之后,我们再在城关区的范围内进行推广成熟以后,再向全市推开。”
“之前我们社区虽然有医保业务窗口,但是网没连通,社区只能给居民开证明或者提供填表之类的简单服务,其他业务居民还要反复的往区里跑。这次人社、医保14个事项下放到社区以后,社区就可以直接办理,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同时,我们对社区各个窗口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岗前培训,对辖区居民群众也做了大范围的动员和宣传,相信接下来能给居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方便。”城关区扎细街道尼卓林社区主任普布次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