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城关区纳金街道纳金村:
“红色网格”促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4-11-15 作者:刘斯宇 来源:西藏日报

近年来,拉萨市城关区纳金街道纳金村运用网格精细化管理思路,着力构建“共建共治网格”“信息协同网格”“真情服务网格”,成立“一呼百应”红色网格服务站,形成了“一呼百应”  红色网格工作法,实现诉求在网格中发现、资源在网格中整合、问题在网格中解决、服务在网格中提升,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构建共建共治网格,治理机制拧紧“责任链条”

党建引领,强化治理合力。纳金村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新路径,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武警西藏总队某部、西藏999急救中心、西藏广晋建设工程公司等共建单位携手并进,共同组建“一呼百应”  资源协同责任链,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完善架构,强化组织保障。纳金村在网格治理中形成“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架构的实体化运转,通过推行“五个第一时间”工作法,即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征集群众诉求、第一时间整理问题清单、第一时间联动红色伙伴、第一时间发布工作任务、第一时间为民排忧解难,确保网格内各类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完善的组织架构不仅强化了组织保障,也提升了基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

支持保障,强化治理基础。在党建引领下,纳金村积极争取共建单位的支持,特别是在武警西藏总队某部的大力支持下,投入资金45万元打造了3个红色网格服务站,为网格化服务管理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服务站内设有矛盾纠纷调解区、高清监控区、应急设备区、网格小课堂区、“码”上解决、一键呼叫器、儿童防走失定位芯片、电子相册等功能区,保障网格便民服务直达群众“家门口”。

构建信息协同网格,服务效率激活“神经末梢”

智能管理,提升服务效率。在所有“一呼百应”红色网格服务站,均配备了网格工作硬件设备、应急装备等基础设施,通过创新信息化手段,构建了“码上就办”“码上解决”机制,实现了对网格内人、地、事、物、情的精准掌握和高效管理。群众只需扫描网格便民二维码,就能轻松反映问题,享受便捷服务。今年以来,围绕网格便民二维码所反映的问题开展问题调度28次,解决实质性问题17起。

多元参与,提升服务活力。在网格治理中,纳金村注重发挥多元主体作用,除了网格员、联户长、党员中心户等基层力量外,还积极引入社会组织、志愿者、群众等第三方力量共同参与基层治理。同时,巧用文明积分,激发党员中心户、居民党员、网格员、社工、网格治保员、网格志愿者、驻村工作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职党员、“两新”党员以“双报到、双积分”为载体,并将辖区内8个“大党委”成员单位党员纳入其中组建成“七色先锋”党员志愿服务队,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凝聚了基层治理的正能量。

构建真情服务网格,真情为民浸润“暖心家园”

党员示范,选树为民服务典型。在网格治理中,纳金村充分发挥党员中心户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亮身份、做承诺、比作为、树形象,将红色网格打造成为群众心中的“暖心家园”,让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每一个网格都是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开展阵地建设以来,党员带头做好事42件,排查各类安全隐患28次,开展安全知识宣讲9次,覆盖群众380余人次。党员的示范引领带动了更多群众参与到基层治理中。

志愿服务,激活为民服务动能。纳金村充分发挥“七色先锋”志愿服务队作用,整合辖区各类资源,定期组织开展义诊、图书分享、儿童烘焙、关爱户外劳动者等特色化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贴心服务。同时,制定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制度,服务所获积分可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兑换咖啡券或生活物品,以此鼓励更多的党员和群众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共同营造和谐美好的社区环境。

“一呼百应”红色网格是纳金村基层治理创新的生动实践。通过共建共治、创新实践、以人为本等举措,不仅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效能和水平,也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下一步,“一呼百应”红色网格将持续为基层治理赋能添力,把服务送到“家门口”,让居民幸福“满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