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拉萨讯 “现在牧区手机信号满格,快递能送到家门口,这样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娘热街道加尔西村村民扎西谈起村里的新变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今年以来,加尔西村党总支创新打造“幸福五通村”党建品牌,以“服务通、快递通、网络通、金融通、公交通”五大民生工程为抓手,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乡村振兴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位村民。如今,牧区告别了“信号盲区”,“网络通”架起信息桥梁。
曾经,吉雄、左壤牧区因地处偏远,长期面临网络信号弱、通信不畅等问题,牧民与外界联系困难。为破解这一难题,加尔西村党总支联合中国移动成立专项工作组,多次深入牧区开展信号勘察、地形测绘和基站选址论证,最终在吉雄牧区建成现代化通信基站,实现网络信号全覆盖。现在,牧民们不仅能顺畅接打电话,还能通过手机直播销售畜产品,进一步拓宽了增收渠道。
由于加尔西村地处城郊,过去快递服务无法进村,村民取件需往返娘热街道,极为不便。针对这一痛点,村党总支创新推出“街道枢纽—村级驿站”配送模式,在娘热街道办事处设置智能快递柜,配备新能源配送车,并与物流企业达成合作,实现快递“当日到村”。
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打通后,村民享受到便捷新生活。“以前取快递要自己去街道拿,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现在走几步路就能拿到,太方便了。”村民卓玛在村快递驿站取到网购的商品后高兴地说。
据了解,为确保服务高效规范,村党总支制定“早接件、午分拣、晚到村”标准化流程,并设立党员示范岗监督服务质量。村级驿站还提供代寄件、快递暂存等便民服务,真正实现“家门口收寄快递”。此外,还吸纳2名脱贫户担任配送员,通过技能培训和绩效激励,既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又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
“党建+”模式显成效,乡村振兴动力足。“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幸福五通’工程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通过整合资源、联动企业,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加尔西村党总支书记索朗次仁坦言道。
下一步,村党总支将加快推进“金融通”“公交通”等项目建设,引入移动支付、公交专线等便民服务,同时探索“党建+产业”模式,发展特色牧业和乡村旅游,进一步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