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堆龙德庆区始终深入贯彻落实“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要求,以统筹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与低收入人群稳定增收为着力点,深入实施六项措施,切实将“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的工作要求贯穿于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2018年9月28日,自治区政府正式批复,堆龙德庆区实现脱贫摘帽。2019年,建档立卡群众人均纯收入15061元,比2015年的1669.48元增加约9倍,实现了建档立卡群众收入稳步增长,未发生一例返贫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助推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举措。2017年,堆龙德庆区古荣镇那嘎村集体经济——那嘎庄园商贸有限公司运营,当年总收入53万元,其中分红资金33万元;经过两年多的培育壮大,2019年公司总收入达120万元,村民的分红资金达92万元。日前,那嘎村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分红大会,我们和堆龙德庆区委常委、副区长李晓强的访谈从这场分红大会开始。
问:常委,我刚刚看到分红大会现场的老百姓心情特别好,今年的分红肯定又比去年高了!您能为我们介绍下那嘎村是如何发展扶贫产业的吗?
李晓强:今年的分红现场在那嘎村的扶贫产业项目——楚布沟黑帐篷(游牧文化体验点)。要实现精准脱贫稳定脱贫,产业是关键。那嘎村的扶贫产业主要立足于村子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展产业脱贫。过去,那嘎村的集体经济“散、小、弱”,也没有市场竞争力。2017年,那嘎村成立那嘎庄园商贸有限公司,通过“企业+基地+集体+农牧民”的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将村里小规模的合作社全部统筹起来,让村民入股,不断壮大公司和合作社规模,提升品牌在市场上的影响力。目前,那嘎庄园主要经营风干牦牛肉、西藏央果丁辣椒、家乡楚布藏香、卡堆糌粑等特色产品。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那嘎村村集体经济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从2016年的不足1万元,跃升至2019年的120万元。一些过去外出务工的村民也回到了那嘎村参与家乡建设。比如公司负责人嘎玛本来是一个普通村民,返乡回来专攻村集体经济发展,现在已经能独当一面,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顶梁柱。
问:我听说那嘎村的集体经济“黑帐篷”也是“一元游堆龙”的一个项目点。“一元游堆龙”是怎么构想出来的?
李晓强:每年冬天,西藏都会开展“冬游西藏”活动。结合“冬游西藏”,堆龙德庆区顺势提出了“一元游堆龙”活动。游客只需花1元人民币,就可以游遍堆龙德庆区山水、村寨,领略古象雄文化、藏医药文化、藏戏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及乡村采摘等。不仅是黑帐篷,还有象雄美朵、德吉藏家、楚布沟、药王谷等精品旅游资源串联成2至3条不同风格的路线。
问:这一元钱,如何和脱贫挂上钩?
李晓强:堆龙德庆区从政府层面会有一些补贴,通过补贴促进旅游发展,先把旅游发展起来,再通过旅游消费来带动扶贫。我们把这边像楚布寺、黑帐篷、德吉藏家这样的主要景点串成线,把“扶贫+旅游”这篇文章做得更精彩。下一步,我们还要对那嘎村的游牧文化体验点进行一些包装,增加一些漂流、骑车骑马的体验项目。
问:相较于其他县(区),堆龙德庆区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除了旅游业外,这种明显的区位优势还在哪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李晓强:2016年以来,堆龙德庆区委、区政府把握产业发展、稳定就业、促进增收这个牛鼻子。“十三五”期间,共实施扶贫产业项目104个,总投资约19个亿。我们在扶贫产业项目里,重点发展了设施农业等,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战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积极探索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路子。
堆龙德庆区是拉萨城市副中心,还承担着拉萨“菜篮子”供应保障的任务。古荣设施产业园区现有温室大棚480栋,今年新建300栋。A区主要已蔬菜花卉为主,B区以特色水果为主。在产业园里,我们通过“以岗代训”这种方式,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教建档立卡户种植技术。如果他们需要的话,我们可以以优惠价出租给他们,让农牧民自己种植。如果他们不愿意种植,也可以在设施产业园区里务工。这种经济收入是很直观的;移动大棚每年的纯收入大概3万元左右,如果群众愿意参与进来,增收见效还是挺快的。
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堆龙德庆区近年来大力发展服务业和物流业,这几个行业在脱贫攻坚中的带动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我们新建了日吞吐量约10万吨的航龙钢铁物流园区,占地760亩,投资5.6亿,里面包括钢铁交易市场和小商品交易市场等,入驻企业达300余家,提供了200多个就业岗位,在解决建档立卡户就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问:看得出来,堆龙在搬迁群众的就业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在“脱贫摘帽”后,如何持续脱贫问题?
李晓强:还是产业和就业,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我举个例子,在航龙钢铁物流园有一户搬迁群众白帝曲珍,她是我们智志双扶和勤劳致富的代表,家就住在附近的德吉藏家,已经在航龙钢铁物流园工作两年多了,每个月工资2860元。丈夫在象雄美朵文旅小镇工作,儿子在德吉藏家工作。他们家就是全家就业的典型,有了持续稳定的收入,现在的生活越过越好了。
问:您刚说到白帝曲珍的家住在德吉藏家,这几年,德吉藏家已经成为了网红打卡地了,不少人选择来这边度周末,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德吉藏家吗?
李晓强:德吉藏家是堆龙德庆区波玛村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程基础上打造的旅游精品民宿村项目。自2017年开始,波玛村15户村民加入民俗改造项目,将自家的藏式小楼按照星级酒店标准进行改造,一层自住,二层改造成民宿客房,白帝曲珍家也是参与改造的家庭之一。
近年来,通过“政府‘输血’+企业‘造血’+村民自主参与”的模式,波玛村通过旅游产业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使百姓在家门口就业、致富。这些房间由公司统一管理,2018年5月开始运营,搬迁群众不用花太多时间精力进行管理。每年到了营业旺季时,她家每天都要接待来自天南海北的客人,房费的40%就作为分红资金。
问:下一步还有什么规划?
李晓强:接下来我们要对像“德吉藏家”这样的项目进行改造提升,打造创新创业基地,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和乡村振兴有机融合,持续巩固好脱贫成果,我们以后的路还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