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都要跟党走
——记堆龙德庆区羊达街道羊达社区老党员嘎多

发布时间:2021-09-17 作者:凃琼 来源:拉萨日报

九月的羊达社区,空气中四处弥漫着青草的芬芳,一排排鳞次栉比的藏式小院,一条条干净整洁的社区道路,一位位怡然自得的居民,这个109国道边的社区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今年是建党百年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羊达社区家家户户门前挂起崭新的国旗,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处处飘扬着“中国红”。

午后,堆龙德庆区羊达街道羊达社区的嘎多老人正在社区内和邻居拉家常。看到记者到来后,便主动握手问好。干净整洁的穿着,阳光清爽的寸头,慈眉善目的笑容,让这位已是77岁高龄的老人依然精神抖擞。

在嘎多老人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了他的家中。藏式二层小楼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的院子里花香四溢。落座后,嘎多老人小心翼翼地拿出“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佩戴在胸前,这枚闪光的纪念章,见证了嘎多入党56年不变的初心,也是对他红心向党56年的最高礼赞。

把一生精力奉献给忠诚事业

1944年出生的嘎多老人,是土生土长的羊达村(现羊达社区)人。西藏民主改革前,嘎多和母亲过着牛马不如的悲惨生活,连一间住房都没有,直到民主改革以后,母子俩才终于拥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回忆起那时的生活,老人依然觉得历历在目、苦不堪言。

上世纪六十年代,历经西藏民主改革后,拉萨社会经济全面复苏,建水渠、扩道路、广种粮,各项事业建设如火如荼。20岁出头的嘎多虽然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但他积极主动投身其中,各项工作获得了组织上的认可。1965年,经过组织考察,嘎多从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正式转为预备党员。“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西藏的和平解放,就没有百万农奴彻底解放的民主改革,我们藏族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也是农奴的后代,母亲经常对我讲,是共产党让我们翻身过上了好日子,是共产党让我们从‘贵族的仆人’变成了国家的主人,这一切都坚定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我希望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嘎多回忆道。

从1966年任职羊达人民公社一组生产队队长开始,历经公社主任兼治保主任、公社书记、羊达村党支部书记等职务,直至2008年他才退休。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嘎多一直在羊达基层一线工作,带领当地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扑下身子、苦干实干,抓生产、促经济。嘎多把一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所忠诚的事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在嘎多荣获的厚厚的一沓荣誉证书里,有几本证书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拉萨市人民政府颁授的,奖励嘎多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中作出的重要贡献。在那个以农耕为主的时代里,嘎多先后带领羊达社区群众实施了冬麦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玉米丰产栽培及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油菜丰产栽培技术示范、蚕油混播丰产栽培技术示范和青稞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等,带领大家进行农业改革,育苗、播种、收割,凭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知疲倦地下田工作,提高农作物产量。渐渐地,村民肚子饱了,腰包鼓了,生活越来越好。而每每提起这位老书记,大家都竖起了大拇指。

金婚夫妇同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嘎多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他和爱人德吉相亲、相爱、相敬。如今,4个孩子也已成家立业,组成了一个三世同堂的大家庭。不久前,不仅嘎多收到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1970年入党的爱人德吉同样也收到了纪念章。而且,今年还是夫妻二人的金婚纪念日。

1970年,26岁的嘎多是羊达人民公社主任兼治保主任,青春正好、不负芳华的年纪,在党的领导下,他奋勇投身革命,建设和改革大潮中,为扭转羊达群众的生活和命运而努力奋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曾对嘎多的奋斗事迹进行了报道,嘎多成为了拉萨家喻户晓的名字。此时,同为羊达人民公社的普布齐组生产队队长德吉对嘎多心生倾慕之情。1971年5月1日,两人喜结连理。时光漫漫,但两人彼此陪伴,一直白头偕老。

嘎多和爱人德吉有着多年的党龄,且在村里工作多年,对党组织、对国家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也潜移默化影响着每一位家庭成员。现如今,嘎多的两个女儿都是光荣的人民教师,在基层一线教书育人,两个儿子在羊达经营着一家农牧民合作社,子承父业带领村民同心奔小康,孙子孙女有的已经工作,有的还在读书。在日喀则工作的大孙女次央几乎每周都会回来探望爷爷,听波拉讲过去的事情,请教工作上的问题,谨记波拉的教诲。

嘎多的家庭有一个习惯——收看新闻节目。嘎多老人几乎雷打不动每天都看,孩子们在的时候,老人也会拉着孩子们一起收看。老人常说,从每日的各类新闻节目中,他时时都能感受到祖国的日益强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在这样和睦、繁荣的大家庭里,他感到无比的骄傲与幸福。

退休不褪色 离岗不离党

2008年,嘎多从一线岗位退休了,但他依然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继续发挥着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嘎多老人告诉我们,他除了血压有点高以外,身体基本上没有什么毛病,趁着精神头还不错,时常会参加堆龙德庆区、街道和社区组织的宣讲活动,并以现身说法的形式,向群众宣讲党的政策。2019年,他还被聘为了“羊达新时代讲习所”的讲习员。能够发挥一名老党员的余热,继续为党和人民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老人觉得非常有意义。

没有宣讲活动的时候,嘎多老人也闲不住,在社区里转转,和大家聊聊家长里短,为之前的老朋友、老同事和现在的社区干部建言献策。“我们社区居委会里有好几位班子成员都是老书记的‘徒弟’,在老书记的教导下一步一步从组长、联户长成长为社区的中坚力量。我们也一直记着老书记曾经对我们的教导,踏踏实实为群众做事。虽然老书记退休了,但他一直是我们的‘参谋’,社区工作中有什么不懂的,我们就请教老书记,老书记总会为我们提出最中肯的意见。”羊达社区党委书记巴桑说。

百年大党,恰是风华正茂,作为一名老党员,嘎多的心中满是自豪。“是组织培养了我,是共产党给了我们西藏的美好生活。我常常和后辈们说,一定要珍惜现在,担当作为,全力以赴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嘎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