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是感知民生冷暖的“毛细血管”,也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拉萨这片广袤而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有这样一支扎根乡土、默默奉献的队伍,他们无畏严寒酷暑,以不懈的努力和无私奉献,为民生冷暖撑起一片蓝天。他们,就是尼木县尼木乡党委。凭借在各项工作中的卓越表现,尼木乡党委荣获拉萨市公务员集体二等功,这份殊荣不仅是对他们努力工作的高度认可,更成为全市基层工作者学习的榜样,激励着更多人在基层岗位上发光发热。
尼木乡,地处自然灾害频发区域,地震、泥石流等灾害,时刻威胁着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稳定发展。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应急处突能力无疑成为保障民生与推动发展的核心关键。面对这一巨大挑战,尼木乡党委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与智慧,他们立足“防”,从思想根源上筑牢安全防线,将预防工作做在前面;着眼“细”,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引发灾害的细微因素,力求将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致力“实”,以真抓实干的态度落实每一项应急措施,切实保障群众利益。
为了提升应急处突能力,他们精心钻研,反复打磨,细化完善乡村两级应急处突预案方案。这些预案并非纸上谈兵,而是结合尼木乡实际情况,经过多次实地考察、专家论证后制定的,共计8个,每一个都科学严谨、切实可行。同时,为了让这些预案真正发挥作用,他们积极组织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网格员、联户长等基层力量,开展多场景、多领域、多模式演练,累计达9次。在这些演练中,模拟了地震、泥石流、火灾等多种灾害场景,涵盖了救援、疏散、医疗救助等多个领域,采用了实战演练、桌面推演等多种模式。通过演练,从曾经面对灾害的茫然无措,到如今的冷静应对,党员干部群众的灾害防范意识得到了极大提升,事故自救本领也显著增强,掌握了更多在灾害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技能。同时,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应急队伍的防灾减灾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尼木乡东嘎村委会副主任拉巴说:“以前面对灾害心里没底,现在通过这么多次演练,知道怎么应对,心里踏实多了。”
除了完善预案和加强演练,乡里还积极整合乡村人员力量,组建了8支应急救援队与7支党员先锋队。这些队伍犹如尼木乡的守护者,在隐患排查、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环节时刻保持警惕。他们深入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仔细排查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利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灾害的蛛丝马迹,发出预警信号;一旦灾害发生,他们第一时间冲在最前面,用身躯为群众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做到防患于未然。
在东嘎村遭遇泥石流灾害时,尼木乡党委的出色表现更是令人称道。灾害发生的那一刻,他们迅速响应,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调动各方基层力量,争分夺秒与灾害赛跑。他们采取“三早三快三保”措施,即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快反应、快救援、快恢复,保生命、保安全、保稳定。在他们的努力下,成功坚守住了人员零伤亡的底线,创造了奇迹。
灾害过后,他们又马不停蹄地投入灾后重建工作中。严格按照上级指示,联合县直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对水电路讯网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抢修。在那段时间里,他们日夜奋战,饿了就吃几口泡面,累了就靠在路边休息。仅仅用了一周时间,就恢复了水电路讯网,让群众的基本生活得以保障。同时,为了稳定群众情绪,他们组建灾后志愿服务团队,挨家挨户走访,及时传递灾情信息,让群众了解救援进展;宣传相关政策,让群众安心;认真统计受灾情况,为后续的帮扶工作提供依据;耐心安抚群众情绪,给予他们温暖和力量。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担当。
这份来之不易的二等功,是对尼木乡党委在应急处突、民生保障等工作的高度肯定。它承载着他们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见证了他们在困难面前的坚守与担当。“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们乡党委,更属于每一位为尼木乡发展付出努力的群众。获得二等功,是认可,更是鞭策。在应对灾害和日常工作中,我们始终将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首位。未来,我们会继续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探索更多创新举措,推动尼木乡在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期待。”尼木乡党委负责人贺舒州说。
他们用行动证明,基层岗位虽平凡,但只要心怀群众、勇于担当,就能创造非凡业绩,为地区发展贡献强大力量。在未来的征程中,尼木乡党委将以此次荣誉为新起点,继续在基层治理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不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他们将为拉萨市的发展添砖加瓦,让尼木乡成为基层治理的闪耀名片,让更多人看到基层工作者的坚守与奉献,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基层工作者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