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村民在兑换生活用品。拉萨融媒通讯员 洛 克 摄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坚固基石,是增强社会治理有效性的根本所在。今年以来,墨竹工卡县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及拉萨市关于优化基层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的各项部署,围绕“三个目标”,秉持“四化融合”的发展理念,精准实施“5+2”效能提升工程,致力于探索基层治理精准化、精细化的有效渠道,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五个新成效”,全县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近日,记者沿着318国道驱车抵达扎西岗乡斯布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安居楼房,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宛如绸带般蜿蜒铺展,屋顶升腾的袅袅炊烟与冬日的暖阳交相辉映,整个村落整洁、宁静又祥和,洋溢着新时代小康村庄生活的温馨气息。
“你帮我看看有多少积分,我想兑换一瓶洗衣液……”在斯布村积分兑换超市,记者看到村民三五成群地来到超市兑换生活用品,现场热闹非凡。
村民索朗次仁说:“过两天小孩要放假了,我今天过来兑换一些生活用品,这个积分兑换活动特别好,很实用。”
在斯布村积分兑换超市里,一排排货架上整齐摆放着电饭锅、绞肉机、吹风机、洗洁精、牙膏等各类生活用品,每件物品下方都清晰地标有“明码积分”的标签。如此特别的超市,不但为村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实惠,更成为了推动乡村振兴与村民自治的重要力量,以“小积分”为杠杆,撬动了乡村“大治理”。
驻斯布村工作队副队长王勃说:“自我们工作队入驻斯布村以来,积极筹措资金,精心打造了这个积分兑换超市,引入了40余种商品。我们推行‘事事可积分,处处能积分’的灵活机制,使积分兑换活动成为常态,成功地将基层治理方式从传统的‘任务指派’转变为‘正向激励’,激发了村民们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转变,用积分‘兑’出基层治理新面貌。”
同时,墨竹工卡县信访接待室设立的“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集信访接待室、法律咨询援助室、矛盾纠纷调解室以及党群服务中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和工会维权中心“三室三中心”于一体,构成了一个集维护稳定、综合治理与矛盾调处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为广大就业群众提供暂住登记、劳动保障、纠纷调解、信访接待、投诉维权、法律援助等一系列便民服务。通过这一平台,全面提升了矿区治理效能,切实保障了矿区职工的合法权益,营造出“事事有人管、利益有人护、问题有人解”的和谐环境,让企业和职工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墨竹工卡县甲玛乡政法委员张星星说:“自‘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成立以来,我们已成功受理各类矛盾纠纷249起、接待各类来访群众1590余人、涉及各类资金共计5800余万元。截至目前,已解决200余起,其余的正在积极协调中。”
在结束对墨竹工卡县信访接待室“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的采访后,我们的脚步转向了海拔4000多米的日多乡念村。尽管寒风凛冽,但一踏入念村的红色便民服务中心,一股暖流瞬间包围了我们。
“阿佳,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呢?好的,我马上就为您处理……”这是工作人员与办理业务村民的对话,展现了他们为村民提供高效便捷服务的真挚态度。
日多乡念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刘高志说:“为进一步提升网格服务管理效能,我们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推行‘红橙蓝绿’四色工作法,对辖区农户家庭进行赋色动态管理,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用心用情做好服务工作。自‘四色’工作法开展以来,在各级力量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教育引导、政策宣讲、帮办实事等形式,不断拓宽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渠道,第一时间了解问题、解决问题。截至目前,共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个,调处矛盾纠纷4起,服务各类人群100余人次等。”
在推进基层治理效能提升过程中,念村积极探索精准服务牧区群众的“红橙蓝绿”四色工作法,对应提供差异化“共性+个性”真情服务,化急难为幸福、化矛盾为和谐,率先走出一条符合牧区特色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今年以来,墨竹工卡县始终坚持把基层治理效能大提升战略作为“一把手”工程推动,形成“县级统筹、乡级主抓、村级主战、网格感知”的动力主轴,建立县乡村三级基层治理调度机制,累计开设基层治理等主题培训班19期、学员达1200余人次,投入约4.79亿元对综治视联网和“村村通”视频等系统进行搭建,对交通设施、农田水利进行提标,对教育场地进行升级改造,对医疗场所进行扩建提级,配齐网格长、网格员等力量1400余名,完成转移就业1.17余万人,实现创收1.68亿元,完成2100余名民政救助人员资金兑现,为5200余名老人发放“幸福养老金”,这些全是墨竹工卡县致力于加速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的具体举措。
下一步,墨竹工卡县将继续推进基层治理走深走实,力求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为拉萨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筑起一道坚实的墨竹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