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图片新闻

欧珠旺姆:巾帼心向党 “她”力量历久弥新

发布时间:2021-09-13 作者:莫瑞英、高绒罗布 来源:拉萨日报

图为欧珠旺姆正在查看杨树长势。拉萨融媒记者 莫瑞英 摄

走进曲水县南木乡,放眼望去,干净的乡村道路、有序的藏式民居、整齐的太阳能路灯、鳞次栉比的商铺……一幅生态与人文和谐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种树就是为了让家乡变得更好”

在曲水县南木乡南木村的一片林子里,记者看到了正在修剪树枝的欧珠旺姆。一颗颗汗珠顺着她的两鬓流了下来,但她手上的动作没有放慢。她边修剪边说:“这棵杨树现在长势旺盛,一天不修剪就要将主枝压弯。”

如今的欧珠旺姆是一位种植能手,可在20年前,她对树木种植一窍不通。当时村里组织村民试种植树苗,多数乡亲因传统观念影响,不愿冒险。在全是石头的地里怎么将树苗种下?南木村的土壤是否适合这些外来树苗的生长?一个个问题让村民们对种植树苗心存疑虑。但当时25岁的欧珠旺姆却从中看到了机遇,政府号召大家种植树苗,一定是有市场需求的。当时的南木村也不是如今的满目绿色,看着光秃秃的山坡,她想着要将自己的家乡建设好——建设要从环境抓起,环境要从种树开始。

2000年,欧珠旺姆尝试着种植了2亩北京杨。经过三年的精心培育,2003年成功卖掉了所有树苗,不仅偿还了之前的欠款,还赚取了一笔可观的收入。有了这笔收入,她便将种植面积从最初的2亩地逐渐发展到14亩,种类也从单纯的北京杨发展到新疆杨、核桃树等,苗圃种植初具规模,经济收入也有了大幅提高。

随着苗圃规模不断壮大,她发现种植技能的缺乏成为苗圃发展的瓶颈,便把要学习技能的想法告诉给联户群众,得到联户群众的积极响应。她参加培训班,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对苗圃加强技术指导,获得了高额利润,积累了经营经验。尝到科学种植的甜头,创业的劲头更足了。

“一人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富”

种植规模扩大后,如何带领更多群众一起增收致富,是一直萦绕在欧珠旺姆心头的大事。2014年,欧珠旺姆开办了一家种植“罗萨梅朵”(意为“藏年花”)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这家由欧珠旺姆带领村里的妇女们一起开办的合作社,名为“欧珠妇女之家”种植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她们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凝聚巾帼力量,带领南木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夏季正是“欧珠妇女之家”种植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忙碌的时节。放眼望去,合作社土地上正在生长的“罗萨梅朵”和树苗长势格外喜人。“欧珠妇女之家”种植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们一边齐唱歌曲,一边打理着树木,喜悦之情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为了鼓励村里的妇女们以就近就便的形式实现集体创收,欧珠旺姆萌生了创办妇女合作社的念头。她召集村里的妇女一起商量,最终确定集资创办“欧珠妇女之家”种植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带领村里16户、28名家庭困难的妇女走上了种植奔小康的发展之路。

合作社成立之初就加入的村民普布卓玛说:“通过种植北京杨、‘罗萨梅朵’、藏萝卜,年底能拿到五六千元分红。在家门口就业,照顾老人和小孩很方便,并且在欧珠旺姆的指导下,我们学习到了很多种植方面的技术,对将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巾帼夜校是我们的‘加油站’”

除了发展壮大苗圃基地,带动周边乡亲增收致富外,欧珠旺姆还想让村里的百姓能够多掌握一点知识,读懂报纸上刊登的党的好政策。自己作为一名生长在红旗下的共产党人,从2000年种植苗木到2014年开办合作社,都享受到了党实实在在的好政策。但苦于没有文化,她不能将党的好政策准确地传达给村民。2016年12月,在县妇联的引导下,她和南木村妇代会主任玉罗利用三组文化室组织南木村30名妇女开办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藏汉双语“巾帼夜校”培训班。

2018年,“巾帼夜校”培训班由南木村一个村民小组扩大到四个,参与培训的妇女达80余名,“如今村里的农牧民妇女群众都能够识字、写字、读报,也能够掌握日常生活中手机和家电的操作使用方法,比如手机保存联系人名字、电饭锅和电冰箱的操作使用等。”玉罗说。

“党就像一面光辉的旗帜,引领我前进的步伐,从20年前选择种植树苗,到如今蒸蒸日上的合作社事业。对于未来,我有更多的计划和美好的期许,但始终不变的是我会将党的好政策一一传达给村民,带动更多的人致富。这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欧珠旺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