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图片新闻

雪山之巅的国防课堂
—记驻藏某部创新开展“国防教育进校园”活动

发布时间:2025-09-24 作者:丰林 徐兴国 陈武斌 迟浩鹏 来源:西藏日报


“军营开放日”活动中,官兵进行队列动作展示。迟浩鹏 摄


官兵向学生演示军被折叠方法。迟浩鹏 摄


学生体验轻武器装备。迟浩鹏 摄


官兵帮带驻地中学新生军训。迟浩鹏 摄


学生试吃军用罐头和压缩干粮。迟浩鹏 摄


官兵与区外学生开展“云端连线”活动。 刘岷松 摄


官兵带领学生参观红色纪念场馆。迟浩鹏 摄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喜马拉雅山脉的雪顶上,海拔近4900米的昆木加哨所响起嘹亮的起床号。此刻,“里孜戍边模范连”指导员索朗扎西正通过视频系统与哨所连线,部署当天“云端连线”的活动安排。

千里之外的区外小学教室里,孩子们正期待着与雪山哨兵的云端相见。教室黑板上,“致敬最可爱的人”主题班会正在准备中,孩子们用国旗装饰着整个教室,洋溢着浓浓的爱国氛围……

这是驻藏某部倾力打造的“三维一体”国防教育新格局的生动缩影。针对防区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该部创新构建了“校园浸润+云端互联+军营体验”的立体化教育模式,不仅打破了地理条件的限制,也创新了新时代高原国防教育的新路径。

走进校园,筑牢青少年爱国强军思想根基

该部防区内有多所中小学校,大都分布在平均海拔较高的边境地区。这些学校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是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阵地。多年来,该部坚持开展“国防教育进校园”活动,让戍边守防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据了解,为切实抓好国防教育,该部创建“一连一校”结对机制,每个连队都与驻地学校建立固定联系,定期选派优秀官兵担任“校外辅导员”。该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国防教育课程,既有理论讲解,也有实践体验,内容涵盖国防历史、军事知识、边防故事等多个方面。在新生军训中,官兵不仅教授基本的队列动作,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和爱国情怀,通过严格的训练和耐心的指导,让学生们在体验军人生活的同时,增强国防观念。

为了增强教育效果,该部还协助学校建设国防教育长廊,展示国防建设成就和边防官兵的感人事迹,成为学生们学习国防知识的重要场所。

“云端连线”,雪域边关与山城学子的心灵对话

“小朋友们你们好!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海拔近4900米的昆木加哨所……”通过网络,哨所官兵与重庆江北华渝实验学校实现视频连线。视频画面中,官兵们整齐列队在屏幕前,尽管信号时有波动,但官兵们坚毅的面庞和亲切的笑容清晰可见。

屏幕那头,孩子们好奇地提问:“叔叔,你们那里冷吗?”“你们那里会有高原反应吗?”官兵们耐心解答,还特意展示了高原防寒装具和制氧设备。

该部建成的覆盖所有一线哨所的网络系统,采用卫星通信和地面网络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与区外学校的云端互联。这一创新实践突破了地理限制,开创了“互联网+国防教育”的新模式。

“云端国防教育课”的每一次课程都经过精心设计,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互动环节。低年级学生以感受和体验为主,通过观看边防生活、聆听故事等方式培养爱国情感;高年级学生则通过学习国防知识和军事常识,增强国防意识。

重庆江北华渝实验学校校长表示:“‘云端国防教育课’的效果超出预期,孩子们通过屏幕亲眼看到边防官兵的工作环境,这种教育比任何说教都更加生动有效。现在我们学校每个班级都与一个边防哨所建立了固定联系,这种长期结对的方式,让国防教育不再是偶尔的活动,而是常态化、制度化的教育内容。”

该校学生还自发创作了多幅主题绘画作品,其中部分优秀作品已被寄往边防哨所。画作中有鲜艳的五星红旗,有巍峨的雪山哨所,有可爱的边防官兵形象,每一幅都充满童真又饱含深情。哨所官兵将这些画作精心布置在营区内,成为哨所最美丽的风景线。在漫长的守防日子里,这些来自远方的问候和祝福,给官兵们带来了温暖和力量。

开放军营,让师生近距离感受强军风采

该部驻地营区内,来自驻地的师生正在参加“军营开放日”活动。该部近年来多次举办“军营开放日”活动,旨在让群众近距离了解部队建设成就,增强全民国防观念。

在装备展示区,某型边防巡逻车吸引了不少群众驻足观看。一位士官正在详细讲解车辆性能:“这款新型巡逻车具备良好的高原适应性和越野性能,配备了卫星导航系统和夜视设备,能在极端天气条件下执行巡逻任务……”官兵耐心解答群众的提问,现场气氛热烈融洽。

近年来,该部举办的“军营开放日”活动,会定期邀请驻地群众、学校师生、政府工作人员走进军营,观摩军事训练,体验部队生活。活动内容包括武器装备展示、军事课目演示、内务秩序参观、军事体验互动等环节。

每次活动前,该部都会制定详细的安全保障方案和接待计划,确保活动有序进行。同时,展示内容和讲解方式会根据参观对象的不同,作出相应调整,确保活动更加贴近群众、接近实际。

该部探索实践的“校园浸润+云端互联+军营体验”立体化教育模式,成功打造了立体化、全覆盖的国防教育体系,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衔接、教育与体验相融合。

三个部分有机统一、相互促进。校园教育夯实基础,通过系统的课程教育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爱国情怀;云端连线拓展空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地理限制,让区外学生也能感受到边防官兵的奉献精神;军营开放深化实践,通过亲身体验和近距离接触,增强群众对国防建设的理解和支持。

如今,在该部辖区内,处处可见国防教育带来的新气象:学生在课堂上热烈讨论国防知识,课后阅读军事书籍;牧民放牧时自觉巡视边境线,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成为流动的哨兵;驻地藏族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入伍,以穿上军装为荣,以保卫祖国为责……

这一切,正如山涧上的格桑花,深深扎根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国防教育的深入开展,不仅增强了全民国防观念,更凝聚了军民同心戍边的强大合力。

“为祖国守防,为人民站岗,这是我们边防军人永恒的誓言。”哨所官兵在巡逻途中的卫星电话里说。他们的声音穿越雪山峡谷,传遍大江南北,唤醒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国防意识,共同守护我们伟大的祖国。

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国防教育创新,拓展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形式,让国防教育在雪域高原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