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区首家大型动物园,曲水动物园自成立以来,严守生态安全底线,正确处理好保护生态与富足利民的关系,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起到了引领作用。
曲水动物园紧邻318国道,距离拉萨市区50多公里,占地面积1200多亩,是集观光旅游、科普教育、高原动物保护于一体的景区。园区自2017年成立以来,以生态建设服务社会为理念,以观赏游览、科普教育、动物救助保护为目标,逐渐成为具有西藏特色的综合性野生动物观赏景区。园区内有大象、老虎、狮子、熊、雪豹、羊驼、黑颈鹤等30多种动物,总数量达到300多只(头)。本着以救助动物、科普教育宣传为主的理念,2018年园区内设立了野生动物救护站,并于2019年5月正式挂牌成立并投入使用。园区负责人告诉记者:“野生动物救护站至今救助各类动物数量达400多只(头),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就有36只(头),国家二级动物280多只(头),同时实现了每年救助动物成活率达到80%以上的目标。”
雪豹处于高原生态食物链的顶端,被人们称为高海拔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气压计”,由于非法捕猎等多种人为因素,目前雪豹的数量正急剧减少,现已成为濒危物种。在曲水县野生动物救助站,记者看到了一只刚满3个月的雪豹在医生的精心照料下茁壮成长。救助站的兽医告诉记者:“这只名为‘次仁姆朗’的小雪豹,是两个月前被林周县的牧民发现并送到这边来的。刚开始小雪豹有排便不畅、肚子胀等症状,经过多项检查、治疗之后,现在小雪豹身体和精神状态已逐渐恢复正常。”
园区负责人告诉记者,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以“三分人工,七分自然”为宗旨,遵循“保护第一,以发展促保护”的总体思路,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达到最优化和持续化。“动物园内的林地都是在开园之前就有的,在建设园区时我们尽量保留了原来的植被,并在此基础上还种植了不少种类的树木,目前园区内绿化面积达到90%以上。”曲水动物园副总经理旦增土旦说。
生态旅游带来的收益远远大于将野生动物端上餐桌或做成制品。曲水动物园将生态园区观光与现代休闲娱乐相结合,开发了儿童游乐场、演艺广场、酒店、林卡等服务业务,并解决了当地65个困难家庭群众就业问题,目前在曲水动物园票务岗位工作的普琼就是其中之一。“我是一名退伍军人,退伍后想找一个离家近一点的工作,刚好动物园给我提供了票务岗位,不仅上班方便,而且待遇也特别好”普琼高兴地说。
数据背后,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写照。曲水动物园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在我市起到了模范作用,而作为个人的我们也应该行动起来,不食用野生动物,不购买野生动物制品;积极参加植树造林行动,不乱扔垃圾,自觉将垃圾分类;低碳生活,减少使用塑料袋和一次性餐具。生物多样性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