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头条新闻

为特殊人群撑起一片天
拉萨市残联全力打通扶残助残“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23-12-03 作者:旦增拉珍 来源:拉萨日报

残疾人是特殊困难的群体,扶残助残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拉萨市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残疾人生存状况显著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全面拓展,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实现了生活和事业的美好梦想。拉萨市残联也被授予“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拉萨市残疾人日间照料样板模式服务点被国务院授予“残疾人之家”荣誉称号。

近年来,我市各级残联组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残疾人意愿,保障残疾人权利,推动残疾人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和享有者,残疾人康复、社会保障、权益维护、就业创业等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为全市残疾人托起了“稳稳的幸福”。在拉萨市首家残疾人日间照料样板模式服务点(以下简称“服务点”),记者看到有综合PT教室、盲人按摩室、文体疗法室、脑瘫康复训练室等功能教室,能很好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残障程度的残疾人使用。服务点主要为3到59岁重度脑瘫、智力残障人士,提供以日间照料为主、康复训练为辅的综合服务,填补了我市无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的空白,并被国务院授予“残疾人之家”荣誉称号。

服务点负责人南加曲珍告诉记者,目前,服务点有21名残疾人接受康复、照料服务。服务点以全免费的方式为他们提供餐饮及各项服务,很好地解决了残疾人家庭在长期看护、康复、护理等方面承担的压力和实际困难。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残疾人日托对象的各项服务工作,在已有的经验上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为日间照料服务对象提供更舒适、悠闲的生活空间,也让他们在身心等各方面得到更好的康复。”南加曲珍说。

帮助和解决残疾人最关心的民生问题,是残疾人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就业无疑是民生之本,要想让残疾人过上好日子,解决就业问题便是最有效的途径。近年来,市残联本着“让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走出家庭,参与社会劳动,共享和谐”的残疾人就业目标,大力解决残疾人在就业创业中遇到的资金紧缺、成功率低等现实问题,充分发挥残疾人创业实体带动残疾人就业的载体作用,陆续扶持了雕刻、洗车、盲人按摩等领域20余个残疾人创业项目。

琼拉是护康盲人按摩中心创办人。自2018年创办按摩中心以来,所经历的创业艰辛与苦楚时常让琼拉感到力不从心。今年,在市残联的大力扶持下,琼拉的按摩中心得以提升改造,添置了设施设备、改善了店内环境,并被指定为拉萨市残联盲人按摩培训实训基地,不仅为琼拉的创业之路保驾护航,而且坚定了她要带动更多残疾人就业的信心与决心。

“今年7月,在拉萨市残联的扶持下,我们按摩中心不仅改造了几间单独的按摩房,也更新了设备,按摩床也换新升级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顾客也对我们的服务感到非常满意。现在我们盲人按摩事业越来越好,真的非常感谢拉萨市残联对我们的帮助与支持。”琼拉高兴地说。

此外,市残联还通过成立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点、残疾人电商孵化点,为有就业创业意愿的残疾人提供创业孵化、直播带货等多元一体化的综合服务平台和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了残疾人就业创业渠道,为全市残疾人开辟就业创业的“幸福通道”,帮助他们实现就业,融入社会。

拉萨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次旦顿珠说:“我们起草下发了《关于申报扶持残疾人创业项目的通知》,并陆续扶持了20多个残疾人创业项目,累计投入资金400多万元,解决就业岗位200余个。下一步,市残联将结合实际,进一步推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帮扶工作。”

近年来,市残联不断完善拉萨市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的硬件设施,先后添置了近400件残疾人专用大小型先进康复设备,为托养对象提供康复训练、按摩理疗、职业技能培训、心理疏导等服务,全力帮助残疾人尽早实现融入家庭、回归社会的美好愿望。据了解,该托养中心累计托养35名残疾人,目前22人仍然在托,9人已回归家庭,1人创业,2人就业,1人正参加转介培训、预备就业。

下一步,全市各级残联组织将进一步把残疾人工作与主题教育紧密结合,用心用情用力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题,不断提升残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爱心和温暖,为这一个需要关注、关爱的特殊人群撑起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