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头条新闻

墨竹工卡县:高标准推进 聚力“建机制” 打造医疗改革示范地

发布时间:2023-12-21 作者: 来源:拉萨日报
近年来,在区市党委、政府及上级卫生行业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在南京援藏的大力支持下,墨竹工卡县始终坚持以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出发点,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高站位谋划,聚力“搭框架”,开创医疗发展新格局。成立由墨竹工卡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常务副组长的墨竹工卡县医共体工作领导小组,多次深入县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开展调研,亲自研究部署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难点焦点问题,加强卫健与组织、人社、医保、财政等部门间的联动,合力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坚持顶层设计,强化机制建立,激发改革活力。近年来,根据区市相关要求,出台《墨竹工卡县医疗体制改革暨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工作方案》《墨竹工卡县加快推进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2023年)》等配套政策文件,为医共体建设发展把舵定航。坚持资源整合,强化管理架构,增强改革引力。2019年10月组建以墨竹工卡县人民医院为龙头,以乡镇卫生院、疾控中心为基础,以村卫生室为落脚点的墨竹工卡县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全面优化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实现人、财、物统一管理。坚持按需投入,强化资金保障,注入改革动力。“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9000万元完成墨竹工卡县人民医院提升改造、县急救中心、藏医院、乡村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先进医疗设备配置等基础项目。

高标准推进,聚力“建机制”,打造医疗改革示范地。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建立医共体内部人员能上能下、统筹调配、按需流动机制,真正实现“优质资源统筹调配”,做到专业人干专业事、专业人管专业事。完善职称评定机制,建立医共体内部人员职称评定规则,以“实绩”以“成效”竞聘,真正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激发工作人员积极性。完善村医退出机制,严把村医的“准入、退出”两大关口,严格村医的日常考核和管理,2022年为符合退休要求的22名村医兑现一次性补助资金270万余元,同步录用21名新村医入职,解决村医后顾之忧,鼓足村医干事激情。

高质量落实,聚力“优服务”,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补齐基层能力短板。近两年来,墨竹工卡县人民医院选派24名业务骨干下沉到乡镇卫生院,帮扶基层薄弱科室,指导开展适宜新项目、新技术,2021年墨竹工卡县扎雪乡卫生院率先开设病床,收治住院患者,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近两年来,依托医疗援藏平台,通过业务培训、技术帮扶等手段,累计培养各类人才50余名,基层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实现了“输血”“造血”并举,打造了一批本地院科主任和优秀人才。开展医疗康养服务。率先在墨竹工卡县唐加乡卫生院开展老年健康和医养结合试点工作,整合县乡村三级医务人员力量成立8个基层巡回诊疗团队和41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家庭医生签约率达98%,其中重点人群签约覆盖100%。通过巡回义诊、入户随访等方式开展健康管理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实现“送医上门、送人就医”。

通过医共体业务垂直化管理,墨竹工卡县人民医院医务、院感、护理等职能部门和墨竹工卡县疾控中心将业务管理垂直延伸到基层单位,在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医废管理、流调消杀等方面统一管理制度、工作标准、服务流程和治疗规范,对各成员单位开展诊疗方案、防护用品穿戴等标准化、同质化的培训和操作考核。探索智慧医疗模式,以信息共享促进医防融合,有效整合县乡两级医疗机构采集的居民健康体检信息,建立和完善全民电子健康档案和县域内学生健康档案,实现县乡医疗机构之间数据共享,保障基层群众全周期的医疗健康服务。(市委改革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