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在积极实施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中,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推进劳务组织组建、专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岗位对接,有效带动群众就业增收。
记者来到拉萨南北山工程达孜区塔杰1号片区,半山腰上,扎西巴珠和同事们三五一组,正忙着挖树坑。他们有的用铁钎翘起石头泥土,有的用铁铲将石头泥土铲出坑外。因为山坡比较陡,机械无法在山腰上挖坑,只能靠人力。虽然在石缝里挖树坑并不容易,但是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能够为绿色拉萨出一份力,扎西巴珠与同伴们都很高兴。
扎西巴珠说:“去年开始,我们就参与了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去年全程参与绿化的群众挣到了5、6万元。2023年种的树长得很好,树长好了,对我们的后代子孙和拉萨的环境很有好处。现在在家门口挣钱,既能照顾到家,有空闲时间上山,还不耽误农活,非常好。”
扎西巴珠家住达孜区塔杰乡塔杰村,塔杰村是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达孜区塔杰片区用工首选村。作为增进各族群众生态环境福祉的重要民生工程,我市在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中,优先保障本地群众就业需求。尤其是今年,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各片区优先选择附近有务工意愿的农牧民群众,通过与村委会对接,以组织化劳务输出的形式解决群众就业增收问题。
达孜虎峰园林绿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奇峻说:“我们虎峰园林在2023年拉萨南北山绿化项目达孜片区一共吸纳当地农牧民就业700余人,发放农民工工资2600余万元。2024年,我们虎峰园林共承接18000余亩,涉及达孜区9个行政村。今年我们的用工预计将达到1200至1500余人,群众直接增收将超过4000余万元。”
同样在为拉萨南北山绿化贡献力量的多吉,是圣地园林大佛岛2024保障性苗圃基地的工人。在该苗圃内,记者看到,一辆辆运输车停在大棚边,多吉与同事们将备好的苗木搬到车上,一棵一棵摆好,这些苗木将运送到各造林片区进行栽植。他们正在挖的这批苗木是去年10月份从区外运来的,已经在苗圃驯化了近半年的时间。
“我们是‘三岩片区’的搬迁群众,现在居住在林周卡孜乡,到这边工作有五、六天时间了,工资一天每个人有200元,还包吃,我们有33名村民来这里上班了,工作很积极。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养护从区外运过来的苗木,经过驯化后将这些树挖出来装在车里。”多吉说。
通过劳务输出,共有30多名林周县卡孜乡三岩片区搬迁群众来到圣地园林大佛岛2024保障性苗圃基地工作。
圣地园林大佛岛2024保障性苗圃马成海告诉记者:“驯化的主要目的是让苗木好好过冬,适应拉萨的气候及水土条件,确保在山上的成活率。我们这边的用工都是周边村民,包括林周和拉萨当地的村民,高峰时期有300多人,平时保持在100人左右。在就业岗位中,我们先跟相关村委会申请,村委会上报上级人社部门,并由人社部门集中培训,培训合格后统一输送到用工企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老百姓饭碗,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鼓励支持更多农牧民组织化、规模化参与工程建设,实现了就地就业增收。据了解,按照组织化投劳、规模化参与的原则,目前我市已专门针对南北山绿化组建劳务组织21家,组织开展技能培训1295人,通过投工投劳、参与管护等方式,吸纳本地农牧民就业1530人,有效带动群众就业增收,努力实现生态与增收“共进”、增绿和发展“双赢”,切实将“绿水青山、冰天雪地的颜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