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和西藏自治区水产学会在雅鲁藏布江渔业资源繁育基地对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开展科普教育活动,让师生们了解西藏土著鱼类,树立科学放生的意识。
在雅鲁藏布江渔业资源繁育基地,来自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的40余名师生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苗种培育车间、实验鱼池,同学们一边听讲解,一边观察池子里的鱼,并拿出手机记录。这些从未见过的鱼,从未了解过的知识,深深吸引着同学们。
学生拉毛卓玛说:“今天看到了很多以前没有见过的鱼类,我是区外学生,没有很直观地见过西藏的土著鱼,今天看到很多西藏土著鱼,也看到了一些引进来的鱼,印象最深的是那条鲟鱼,很长,大概有一米八,没有见过那么长的鱼,所以印象比较深刻一点。”
随后,同学们来到“科学放生”主题墙绘前,只见色彩艳丽的墙面上,画着蓝天白云和雪山河流。河岸边,两名大人和一位小朋友正往河里放鱼苗,清澈的河水中,西藏土著鱼欢快地游来游去。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同学们对“科学放生”的意义和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科学放生’,以前不懂,对于随便放生的危害也不知道,现在学到了相关知识,回去也跟父母,还有身边的亲戚朋友普及相关知识,大家一起努力,保护西藏的土著鱼。”学生塔杰桑珠说。
进行科普彩绘是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和西藏水产学会在雅鲁藏布江渔业资源繁育基地开展科普活动的一项创新措施,旨在拓展基地的科普和教育功能。通过将科学放生和西藏土著鱼等方面的科学知识融入彩绘中,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并配以现场讲解,使参观者更加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从而提高科普氛围和科普效果。墙绘获得了2023年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的科普阵地建设项目支持。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健康养殖与遗传育种团队副研究员潘瑛子说:“雅鲁藏布江渔业资源繁育基地也是自治区级的科普教育基地,为了提升它的科普功能,我们通过自治区科协项目的支持,对墙壁进行改造,在上面进行了墙绘。目前已经完成了两个主题的内容,第一个主题是‘科学放生’,提倡大家放生本地鱼,西藏水养西藏鱼。第二个主题是介绍雅鲁藏布江一些常见鱼类,让大家到我们基地参观的时候,借助墙绘更加直观地向他们展示相关科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