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头条新闻

拉萨市城关区第十四幼儿园:
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发布时间:2024-09-27 作者:刘梦婕 来源:拉萨日报

拉萨市城关区第十四幼儿园成立于2016年,师生包括藏、汉、回、侗、苗、彝、土家、珞巴、门巴等多个民族。自成立以来,幼儿园坚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家国情怀培植融入幼儿教育全过程,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的故事叫倔强的小红军。1935年……”记者来到城关区第十四幼儿园时,“红色故事会”活动正在开展。大班的小朋友了解了革命先烈们的故事之后,再将这个故事讲给中班、小班的孩子们,爱国之情在一个又一个故事的传递中,慢慢深刻而清晰。

次错吉小朋友告诉记者:“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听故事,我也喜欢给大家分享我知道的故事。希望我们都能成为最棒的小孩。”而陶仁泽小朋友说:“我知道抗美援朝英雄黄继光的故事,还有《红星闪闪》,我感觉前辈们都非常厉害,我一定要向他们学习。”

城关区第十四幼儿园教师王文宇告诉记者,通过云朵广播站和红色故事会两种形式,能够让幼儿园小朋友和家长三方联动,家长负责故事准备,小朋友们负责故事表演,幼儿园则是将故事优中选优。“通过这种模式,能够让民族团结的声音传递到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也良好地带动了家长们一起去营造民族团结的氛围。让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意识深深扎根于孩子们的心中。”王文宇说。

四、五岁的孩子们,最喜欢的还是游戏。于是,幼儿园通过组织参观、游戏、体育活动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中华各民族不同的文化、服饰以及风俗习惯。孩子们身着不同的民族服装,跟随老师进行跳竹竿、跳格子、丢手绢、射箭等游戏,玩得不亦乐乎。大家手拉手,没有民族之分,只有单纯可爱的情谊。随着体操音乐响起,孩子们跳起了民族团结进步操,记者发现,进步操中可以找到多个民族的标志性舞蹈元素。

“这套民族团结进步操融合了傣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不同民族的舞蹈动作,在增强孩子体质,锻炼孩子身体协调性、灵活性的同时也让孩子们了解了各民族的舞蹈特色和文化底蕴。”城关区第十四幼儿园教师任雪说。

为了厚植孩子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感受革命先烈艰苦奋斗的历程,幼儿园组织孩子们进行“重走长征路”活动,让孩子们在重重关卡中迎接挑战,突出重围,勇闯难关,领略英雄先烈们在长征途中的艰难与不易。“这是红军的水壶,这是通讯用的电话”,在“红石榴芳草园”的小木屋内,“小小红军”索朗次仁向记者一一介绍了红军长征时使用的老物件,也自信地向记者介绍了他所了解的知识。

“我们的国家叫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民族国家,首都在北京。我是藏族,我们生活的地方是西藏拉萨,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索朗次仁说。

“在我们的红石榴芳草园内,我们让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了解红色革命故事,认识红军使用过的各种老物件,注重在充满童趣的体验活动中涵养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让爱国主义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落地、生根、发芽。”城关区第十四幼儿园院长吴建说。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启蒙地。近年来,城关区第十四幼儿园始终围绕“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校园绽放”这一主题开展系列活动,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幼儿园的日常活动、集教活动、主题活动、区域游戏以及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红色基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相融合,潜移默化中增强孩子们的民族团结意识,了解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如今,民族团结之花在园内常开长盛,并以春风化雨之势汇聚起民族团结的强大正能量。

“今后,我园将始终坚守教书育人的初心,不断总结工作经验,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让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在校园各处播撒,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播下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美好种子,增强各族幼儿之间的情感联系、文化共性和心灵共鸣,有形有感有效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吴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