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名普通小学教师、班主任、副校长,到国家级优秀教师、中国“最美乡村教师”,再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先进个人,这条路宋玉刚走了27年。27年时间里,宋玉刚勤劳耕耘在教书育人岗位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用青春谱写了注重民族团结,奉献民族教育事业的动人篇章。
记者见到宋玉刚时,他正被学生们围在办公楼前聊天。学校当天正在举行运动会,宋玉刚问学生们报了哪些项目,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宋玉刚用流利的藏语与学生交流让记者惊讶不已。
宋玉刚,1975年出生于西藏,祖籍河南郑州,他的父亲1954年进藏,参与青藏公路建设,因此,宋玉刚也是一名“藏二代”。宋玉刚于1997年7月分配到墨竹工卡县日多乡中心小学工作。该校距离县城50多公里,距离拉萨市区120多公里,海拔在4600米以上,他在这里一待就是27年。
宋玉刚扎根在教育一线,面对藏族学生,他倾尽全力。回忆起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情景,宋玉刚说由于语言不通,与学生交流困难,于是他主动找藏族同事学习藏语,从最简单的“把书拿出来”“翻到第几页”“开始学习”学起,还主动了解藏族文化习俗。如今,他能用流利的汉藏双语教学,把文化知识毫无障碍地传递到每个孩子心中。
为了更好地帮助家庭困难的藏族学生,宋玉刚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家访,崎岖的山路上、简陋的帐篷里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他给孩子们带去学习用品,与家长们促膝长谈,了解他们的生活困境,并积极为他们寻求帮助。不仅在学习和生活上关怀备至,在思想引领上宋玉刚也不遗余力。他利用课余时间,将民族团结理念融入日常教学,通过讲述一个个生动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民族团结一家亲”在孩子们心中升华。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6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特别邀请来自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5个自治区的13名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到北京参加国庆活动,宋玉刚有幸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今年,宋玉刚又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先进个人荣誉。“这一荣誉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肯定,更是对我多年来致力于教育事业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高度认可,这让我更加坚定了继续为教育事业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奋斗的信念。”宋玉刚说。
宋玉刚,就是这样一位默默奉献的教育者,他以无限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他的事迹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