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培训课现场。 本报记者 周婷婷 摄
近日,福建省漳州市正兴养护院内,15名来自昌都市边坝县的临床护理人员正在观摩学习老年病房常见护理操作,并与临床专家研讨高原地区老年慢病护理标准化建设相关问题、这是他们抵达福建省接受系统化培训的第十天。这些长期在平均海拔3500米地区工作的一线医护人员,很多都是第一次系统学习老年病房标准化护理流程。
“看到老师为我们展示帮助失能老人翻身时使用的借力技巧时,才发现这些细节我们以前都没关注过。”学员们在记事本上密密麻麻记着护理技术要点。
这场跨越3000多公里的人才培养计划,源于一次闽藏医疗联合调研——边坝县11个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护理操作不规范的问题。“临床实践场景比较少,护理操作培训缺乏系统科学教学方法,很多护士在进行一些护理时,还停留在经验判断阶段。”电话里,边坝县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央吉桑姆介绍着当时的情况。
针对这些实际问题,福建对口支援边坝工作组积极联系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由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护理学院各教研室主任、三甲医院临床骨干组成教学团队,精心为边坝县一线临床医护人员量身打造了一套兼具专业高度与人文情怀的现代化护理服务体系培训方案。通过模块化实战+红色教育融合+闽藏协作案例“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按岗位需求分三批共47名学员远赴福建省漳州市,系统提升基础护理、急救、老年护理、母婴护理等30项核心护理技术精准度,进一步加强边坝县医务人员护理临床操作技能规范化建设。
在漳州市卫生职业学院基础护理实训室内,学员们正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静脉输液与留置针管理”实操演练。来自边坝县人民医院手术室的护士长赵京告诉记者:“为我们授课的都曾经获得过教学比赛一等奖或指导学生参加国赛、省赛获奖的老师,教学经验丰富。老师们耐心又细心地为我们讲解每一步操作,让我们的技能每天都能稳步提升。”
此次培训在文化层面的内容设置同样别具匠心。漳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人文底蕴。学院以“漳州110精神”“谷文昌事迹”等红色资源为载体,引导护理人员将“快速响应、全心守护”的服务理念融入护理全过程。来自边坝县金岭乡分院的护士白玛卓玛感慨:“这种将文化融入护理工作的做法让我很受启发,护理工作不仅是技术的应用,更是情感的传递。”
漳州市卫生职业学院老师黄臻颖透露,15天的培训结束后还将启动3日技能复盘、6周临床指导、12月职业支持的“3+6+12”计划,通过线上答疑、实地回访巩固培训效果。
“培训不是终点,而是建立现代护理体系的起点。”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边坝工作组领队林福泉告诉记者,下一步将建立闽藏护理人才交流平台,扩大培训规模至全县村医及护理员,为边坝县护理学员保驾护航,为藏东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