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头条新闻

高原上的“绿色工厂”:
尊木才村的生态工业样本

发布时间:2025-07-12 作者:王静敏 来源:拉萨日报

在拉萨市达孜区章多乡尊木才村,一座现代化水泥工厂——拉萨城投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正颠覆着人们对高耗能产业的传统印象。曾经浓烟滚滚的生产场景已被青山环抱中的花园式厂区取代,这家扎根高原的企业在发展工业与守护生态之间找到完美平衡,成为西藏绿色工业的生动注脚。

走进拉萨城投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厂区,道路干净整洁,绿化带里格桑花绽放,远处的青山与厂区融为一体。近年来,工厂持续投入升级环保设备,从原料运输到成品包装全流程密闭处理,排放远低于国家标准。

这座现代化水泥企业由拉萨市城市建设投资经营有限公司与甘肃祁连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于2017年共同组建,自诞生起便将“绿色发展”刻入基因。从2021年获评“拉萨市第三批绿色发展试点企业”,到2023年跻身“自治区绿色工厂”名单,再到2024年斩获“区域水泥质量标杆企业”称号,一张张成绩单见证着企业在环保与发展道路上的坚定步伐。

技术革新为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该公司全面应用DCS智能控制系统等6项先进节能技术,建成的纯余热发电系统堪称“能源魔术师”——2021年至今累计发电1.01亿度,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1.24万吨。眼下,公司正全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预计7月中下旬接受第三方遴选评估,向着更高级别的生态目标冲刺。

“目前看到的水泥窑界面,由我们中央操作室完成操作。”拉萨城投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生产运行处处长刘世亮介绍,针对水泥生产线大气排放问题,厂里通过脱硝装置、脱硫装置和收尘装置,对高温煅烧产生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及粉尘排放进行全环境全过程控制,实现了低于国家标准的超低排放,而余热发电系统产生的电量,部分用于生产用电,带来了可观效益。

在企业的环保攻坚战场,科技赋能的印记随处可见。智能脱销系统如同生产线的“环保大脑”,精准调控氮氧化物排放;中水处理系统大幅提升水循环利用效率,每年减少新鲜水消耗近万吨。在工业“三废”治理上,企业执行着严于国家标准的内控指标,通过全套先进处理设备,让废气、废水、废渣得到最大化净化与回收利用。

“以前,大家印象里水泥厂会破坏生态,但厂子建起来之后,周边的山水、绿化都特别好,而且越来越好。”2017年就进入公司的生产运行处DCS工程师次旦扎西说,公司给了他学习的机会,让他从刚毕业的大学生成长为一名专业工程师。

数字背后,是对高原生态的郑重承诺。2022年至2025年6月,该公司累计投入2265.89万元环保资金,其中2025年上半年投入343.94万元,全部用于水土保持、厂区绿化和矿山生态修复。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项目自2022年运行以来,已“消化”城市污泥2518.93吨,让废弃物在资源化利用中实现价值再生。

“在西藏做水泥,品质不过关,对不起高原的工程;环保不达标,对不起这片净土。”拉萨城投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长旦真多吉说,品质是企业的生命,环保是企业的责任。未来,企业会持续在品质提升与绿色发展上发力,为西藏高质量发展和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