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全力以赴把拉萨打造成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拉萨各族儿女团结奋斗、砥砺前行,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立市原则,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拉萨绿色发展底色更浓,在绿水青山间铺展了高质量发展画卷,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拉萨生态环境的“高颜值”,既得益于“天生丽质”,更离不开“后天呵护”。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立法工作的重点领域,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颁布一系列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2022年5月31日,《拉萨市南北山绿化管理条例》公布并施行,为南北山绿化和管护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对于推进拉萨南北山绿化高质量发展,建设生态宜居高原特色城市,促进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在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上当好排头兵,都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拉萨市大力加强环境治理体系建设,持续完善生态环境管理法规,颁布实施海绵城市管理条例、建筑垃圾管理条例、建筑垃圾全流程实施细则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主要领导亲自谋划生态立市工作,亲自推动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并督促落实,统筹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并在多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自治区党委常委、拉萨市委书记肖友才主持召开市委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会议时强调,生态保护容不得半点懈怠、来不得半点虚功。各级各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问题短板,一年接着一年干、一茬接着一茬干,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力度不减、劲头不松、标准不降,以实施城乡环境综合大整治战略为抓手,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要打好生态保护“主动战”。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面实施生态修复、绿满拉萨、以水兴城、基础补短“四大工程”,推动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稳固。要打好绿色发展“转型战”。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绿色制造等新兴产业,努力打造美丽中国西藏样板的拉萨示范。
2024年,我市围绕生态立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纵深推进生态宜居、美丽拉萨建设,擦亮幸福底色。推进中心城区水系生态治理工程,建成两岛内河生态廊道、尼卓苑活水林卡等城市水系项目,高标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拉萨南北山绿化新增营造林17.72万亩,38个造林片区苗木成活率达到92%以上;完成庭院绿化133余万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化180余万平方米,“绿满城”逐渐显现。扎实做好第二轮中央和自治区生态环保督察转办及反馈问题整改。实施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3个,完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建设,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居全国168个重点城市前列。
2024年,我市持续加强工业、燃煤、机动车等大气污染源的管控。全年完成机动车尾气检测超19万辆,城市公交新能源汽车的比例达到100%。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防控工作扎实推进,有力确保空气质量的持续优化。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深入实施,2023年以来已启动67个项目,推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入河排污口整治等工作有序开展;全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新增“无废细胞”49个,实施生活垃圾分类与废旧物资回收“双网”融合,年回收利用废旧物资约28万吨。同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已达到51.6%,超额完成自治区“十四五”目标,为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市在示范创建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拉萨市荣获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自然城市”称号,并成功通过了“国际湿地城市”创建工作专家评审。通过不懈努力,拉萨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工作在全区排名前列,成为全区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标杆。
同时,我市深入推进绿色发展,全面落实“双碳”战略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经济社会与环境和谐共生。出台《碳达峰实施方案》及重点行业碳达峰工作方案,稳步推进低碳城市试点建设,助力碳汇经济发展,通过引进两家公司并签署林草碳汇开发战略协议,已完成1676宗林权登记,积极推动绿色经济转型。成功培育10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并建立15个生态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全市的绿色建筑、绿色供应链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多个工业园区推进循环化改造。
在能源领域,我市加快推进光伏等19个能源保供项目,西藏城燃公司氢氧一体化生产试点项目成功实施,并计划投资1.97亿元推进其他4个试点项目。
在生态保护修复方面,我市持续加强保护地管理,那孜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项目完成。全面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试点项目,并顺利通过自治区整体验收。全市72个“十四五”生态类重点项目已开工71个并有序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23日至31日,《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在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城举行,全球16个国家31个城市获得第三批“国际湿地城市”认证。北京时间7月24日晚,大会举办认证授牌仪式,拉萨市作为西藏首个申报的城市,正式获得“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授牌。“国际湿地城市”这一称号不仅标志着拉萨湿地保护成就获得国际认可,也为西藏增添了一张湿地保护领域规格最高、成色最足、含金量最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新名片。
成绩来之不易,奋斗成就未来。美丽拉萨建设任重道远。让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的重要位置,在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以更加亮眼的生态答卷热烈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