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头条新闻

老兵次旺桑珠

发布时间:2025-09-09 作者:曾剑 来源:西藏日报
八月初,《中国作家》文化润疆作家西藏行活动中,我认识了次旺桑珠。我们是在日喀则认识的,那天下午,我们与日喀则的作家们展开了一次小型文学交流会。

别人都是坐着发言,轮到次旺桑珠发言,他站着,站得笔挺。我从他身上看到了军人的气质:阳刚、自信,目光如炬。他说,他虽然是以一个业余作者的身份参加这个文学座谈会,但他更多的是读书,而不是写作。他是日喀则市读书协会的副会长。他们读书会有三百多名会员,每周搞一次读书会。

次旺桑珠热衷于公益事业,不只热衷于带领大家读书,他还投身于日喀则市的环保事业。2013年初,他遇见“全国最美志愿者”尼玛次仁。在尼玛次仁的带领下,他加入了年楚河志愿服务队,从此踏上了志愿服务的爱心之路。

那时他正在创业,自己经营着一家娱乐场所,效益不错。他抽时间做公益,参加志愿服务队,力争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的娱乐场所,吸纳有就业困难的大学生、残疾人和贫困家庭子女。

次旺桑珠在创业之初,特别辛苦,收入也低。他硬挺着。没钱投资,他的那点退伍费杯水车薪。父母是牧民,收入低,还有弟弟和妹妹,但倔强的次旺桑珠有着一股不服输、不屈从于命运的精神。他想创业,没有资金,便从一个普通员工干起。他先是在一家娱乐场所打工,娱乐场所有间歌厅,每天都有人在那里唱歌。他在那里当服务生。一次,主唱歌手因病临时缺席,他顶了上去。他唱了一首《卓玛》,没想到掌声如雷。慢慢地他成为日喀则市小有名气的歌手。唱歌这个潜能是他在部队时被发掘出来的,当新兵时,元旦文艺晚会,指导员让他唱首歌,他的歌声震惊整个连队,后来团里的春节联欢晚会,他被选去唱歌,他唱了一首《军中绿花》,得到了战友们的认可。他有这方面的天赋,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是军营给了他展示自我的平台,军营给了他自信。

数年过去,正当他的生意风生水起之时,他却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年楚河志愿服务队中。

次旺桑珠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协助尼玛次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的精神呈现在雪域高原的各个角落。

西藏是我国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和生态安全屏障,为保护西藏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第三极,尼玛次仁和次旺桑珠多方协调,于2021年 3月被批准成立了年楚河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两人各捐款 5万元人民币,用于协会注册资金,并开展了系列环境保护活动。

“家庭呢?你把大部分精力用于做公益,你爱人没有意见?”我问次旺桑珠。

次旺桑珠羞涩一笑。他告诉我,起先爱人不同意,现在好了,潜移默化,他爱人也喜欢做公益,当志愿者,但她没时间,她要带孩子,于是她把喜爱转换成对他的支持。

次旺桑珠之所以热衷公益事业,他说,与他的军营经历有关。他两次入伍,五年军旅生涯,锻造了他。

他说,他是“80后”,不上学后,他拿起了羊鞭。那时的他昏沉沉的,成天睡觉,白天放羊,在矮树下睡;晚上无事可做,早早上床睡。他心里清楚,长大了除了重复父辈的生活别无选择。

可他不愿重复父辈的生活,他向往外面的世界。后来放羊,他不再在矮树下昏睡,而是爬到山顶,眺望远方。他渴望走出大山。日喀则市成为他向往的地方。他知道这个梦非常遥远,可能一辈子也抵达不到。他没想到,机会在他十五岁那年,眷顾了他。

那是一个初秋的正午,他在山坡上放羊,远远地看见一辆吉普车,沿着曲折的路开进他们村里。那时候,小车很少出现在他们村道上,奔跑的大都是骏马。他断定村子里出了新鲜事。他把羊群散放在山坡上,冲下山,冲进村子。原来是来征兵的,乡里好久没在他们村征兵了。

他很兴奋,充满憧憬,但他同时很失落。他还小,他知道他们不会收他。再说,家里需要人放羊,父母不会让他去。

征兵的工作人员给了他一线希望,说他年龄小,可成为预备人员,为明年后年输送苗子做准备,让他先体检试一试。但父亲不同意,说今年不让他去,明年也不让他去,后年也别想。他骑上马,去把舅舅找来。舅舅上过学,读过几天书,比父母有见识。

舅舅果然说服了父亲母亲,让他去试一试。

他们乡三个人,只有一个去部队的名额。那两个人都年满十八岁了,身体看上去也很壮实。他与他们在一起,有些沮丧。然而,体检结果下来,他的身体合格,那两个青年的身体却不过关。他成为那年全乡唯一招到的新兵。

他当兵的地方在云南,一个大山里的野战军。三年新兵生活,他永世难忘。他学会了简单的汉语,慢慢地会用汉语与人交流,学会了不少汉字。后来,他成为了连队的翻译。部队生活很苦,很累,但很充实。他想在部队长干,三年义务之后,军队改革,他所在的那支部队撤编,他不得不退伍,回到牧区,回到家乡。

次旺桑珠回到家乡后在县人武部工作。工资不高,但他干得很顺心,很充实。大半年后,他再次入伍。这是一次偶然。这年征兵已近尾声,全县25个兵已定,军装都换上了。有一个新兵到亲戚家告别时,从马背上摔下来断了腿。被送到大医院,要打钢钉,养伤,然后取钢钉,至少得半年。

25个名额,一个都不能少。

见人武部部长政委干着急,次旺桑珠说:“不行我去吧?”

政委沉默了,第二次入伍,这在他们人武部历史上,是没有出现过的。政委说:“虽没说可以第二次入伍,但也没说不可以。就让次旺桑珠去吧。”

再度退役后,他没有回到牧区,他留在了日喀则市,开始创业。创业很难,但他没有退缩。

回望来时的路,次旺桑珠觉得,生活充满戏剧性。但再有戏剧性,生活也不是剧本,是现实的,甚至是残酷的。他要做的,就是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