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头条新闻

三十五载坚守,诠释师者仁心与医者担当
—记西藏藏医药大学藏药系主任、二级教授顿珠

发布时间:2025-09-13 作者:王莉 来源:西藏日报

“七味珍宝汤早晨服用,每日一次,流感丸中午饭后吃,一次一粒,十二味翼首草丸晚上饭后吃,一次五粒。”秋日的清晨,西藏藏医药大学藏药系主任、二级教授顿珠的家里,他细心叮嘱患者服药方法。见对方面露忧色,又轻声安慰:“放心,按疗程吃,会好起来的。”一言一语间,患者的脸上有了轻松的笑容。

因医术精湛,为人随和,把病人放在首位,除了完成好日常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之外,顿珠时常利用空闲间隙在家中接诊患者。

“顿珠老师是一位值得患者信任的好医生,看病细致、用药准确。”“我和家人不舒服了都找顿珠老师看,放心。”等待就诊的患者,用一句句朴实的话语,印证着顿珠精湛医术与高尚医德。

“对病人要用心。”简单的一句话,却是顿珠坚守多年的行医信条。作为一名医者,他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从医初衷,在诊疗中严格遵循藏医药理论,针对患者个体差异精准辨证、对症施治。多年来,他累计提供医疗服务超过10万人次,为经济拮据的患者减免医疗费用20多万元,以仁心仁术传递着藏医药的温暖与力量。

1990年,从西藏大学藏医学院(现西藏藏医药大学)毕业,顿珠成为一名照亮学生成长之路的师者。从教以来,他始终坚守独特的“五心”育人法——坚持育人初心、独具育人匠心、坚守育人诚心、充满育人爱心、保持育人恒心,在藏医药教育与传承领域深耕细作。

为了让藏医药经典“活”起来,他以创新的教学理念,启发思维,潜心钻研教材教法,以现代教育观念和理论为指导,和同事一道将藏医药《四部医典》等传统经典理论改编为现代化教材;为了提升教学质量,他创新教学方法、创设特色教学场景,还常向同行虚心求教,把先进经验融入课堂;为了使学生品德润身、公德善心、大德铸魂,他教育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他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与学生面对面交朋友,倾听学生的苦恼,了解他们的困惑,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老师的课深入浅出,特别好懂,每堂课都有收获。”“老师总教我们,既要练医术,更要修医德。”……学生们的评价,是对顿珠教学实践的最佳认可。如今,他悉心培养的近千名学生分布在全国藏医药临床、研究、生产、销售等领域,从自治区级藏医院的专业平台,到地市、乡镇藏医院的诊疗一线,再到居委会街道卫生院的民生服务点,他们扎根基层,成为守护高原人民生命健康的坚实屏障和传承藏医药事业的新生力量。

身兼师者与医者的顿珠,30多年来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在藏医药领域精耕细作,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国家863项目“藏医药技术平台建设”项目——子项目《藏药缺氧康》的研发、《藏药配方大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藏医药知识智能分析方法研究》(重点项目)等30多项;发表《论藏药专业教学教法》《浅析藏医药免疫学》等60多篇论文;主编撰写《藏药配方配伍解析理论方法研究》《藏药泻治学》《羌塘草原植物识别手册》《常用藏药配方学》等专著和教材等十多部。荣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西藏自治区高教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技一等奖等二十多项国家、省部级奖项。

执教从医30多年来,顿珠为更多人提供医疗服务的初心和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从未褪色。如今,在这条道路上,他多了一份期盼:希望更多人打破认知壁垒,走进藏医药世界,了解其并非“神秘文化符号”,而是有系统理论支撑、经过实践检验的医学体系,进而通过认知的加深,让藏医药的诊疗技术、养生智慧真正服务于更多人的健康,实现传统医学与现代健康需求的有效衔接,推动藏医药在传承中创新、在普及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