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头条新闻

西藏卫生健康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
人均预期寿命增长超一倍

发布时间:2025-09-21 作者:齐永昌 来源:拉萨日报

9月19日下午,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召开“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系列主题第二十三场新闻发布会,聚焦自治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成就。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新闻发布会上,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谭相东回顾了西藏60年来卫生健康领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特殊关怀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西藏卫生健康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

目前,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已从1965年的193家增长至7231家,卫生技术人员由2422人增长到3.2万人,床位从1631张增长到21488张。年总诊疗人次超过1716万,住院超过41.84万人次。县域医共体实现全覆盖,区市县三级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基本建成,远程医疗服务通达每一个乡镇。华西医院、华西二院支援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户拉萨,优质医疗资源持续扩容下沉,“一主两副四辅”的医疗卫生资源总体布局基本成型。

公共卫生安全防线牢固,疾病防控成效卓著

在疾病预防控制方面,西藏从零起步,不断完善体系。自治区疾控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自治区疾控中心党委书记扎西表示,全区已建成82家疾控中心,形成了覆盖区市县的传染病监测、免疫规划和预防接种服务网络。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

历史上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天花、脊髓灰质炎和白喉已被消灭,鼠疫、结核病等得到有效控制。包虫病实现应治尽治,大骨节病保持无新发病例,碘缺乏病、饮水型氟中毒等地方病达到控制或消除标准。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整体处于低位波动,死亡率降至历史最低。

人民健康水平跨越式提升,健康保障网越织越密

60年来,西藏居民健康水平实现巨大飞跃。人均预期寿命比和平解放初期增长了一倍多。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34.94/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至4.3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至5‰,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9%以上。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25.4%,健康体检基本实现全覆盖。

通过深入开展健康扶贫,大病集中救治病种增至38种,因病致贫返贫户实现动态清零,为西藏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藏医药事业蓬勃发展,走出特色国际化之路

藏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瑰宝,60年来迎来了蓬勃发展。藏医药管理局局长尼玛次仁介绍,目前全区藏医医疗机构已发展至64家,公立藏医院床位达2780张,年诊疗突破127万人次。

“藏医药浴法”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四部医典》入选《世界记忆(国际)名录》。藏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日益完善,西藏藏医药大学累计培养了7000多名本专科学员和400多名研究生。藏药生产企业已达17家,拥有国药准字号311个,2024年总产值突破34亿元。

在改善医疗服务方面,西藏持续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从预约挂号、优质护理、日间诊疗等细节入手,有效疏通群众就医堵点。所有乡镇已实现远程医疗服务全覆盖,让偏远地区农牧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