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融媒讯 近日,拉鲁湿地巡护道路改造提升项目一期工程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让湿地生态保护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群众。
该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14183万元,于今年3月26日开工,7月31日完成建设。改造提升的巡护道路总长7.6675千米,同时配套建设了科普宣教中心、装配式环保公厕、停车场等设施,并对彩泉福利学校和疆觉曲米林卡两个拆迁点进行了生态修复。此外,当热西路段的改造提升新增绿化面积26401平方米,栽植了55种共计30.33万株苗木。
作为世界海拔最高、国内面积最大的城市内陆天然湿地,拉鲁湿地在维持拉萨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此次一期工程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改造后的巡护道路部分向外延展,在保障市民亲近自然的同时,为湿地预留更多空间。靠近湿地内侧的巡护道路主要采用架空方式建设,既保证了水系连通,又为水生物和动物栖息留出通道,兼具保护与观赏功能。
拉鲁湿地巡护提升工程是拉萨市今年20件民生实事之一。拉萨市林业和草原局湿地保护中心主任王荣达表示,该项目的实施旨在提升拉鲁湿地巡护道路的通畅性和可达性,同时为群众和游客提供一个慢跑、散步、休闲游玩的好去处,让广大群众共享生态保护成果。
目前,正值深秋,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色如画。记者漫步在改造提升后的巡护道路上,芦苇丛中水鸟游弋,为静谧的秋日增添了几分生机。市民普布扎西说:“我住在湿地附近,每天都会过来,现在新修了观景台和步道,比以前更美了,在这里散步身心都特别舒服。”
拉鲁湿地二期工程计划投资12408.23万元,将改造提升巡护道路6.2315千米,目前正在开展现场测绘、地质勘察、作业设计文本编制等前期准备工作。自2001年以来,拉萨市先后组织实施了拉鲁湿地保护一期、二期、三期、四期保护工程。经过多年生态保护与恢复,拉鲁湿地的主要动植物种群和生物资源稳步恢复和发展,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系统功能显著增强,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特别是2019年巡护步道向公众免费开放以来,保护区的社会效益充分彰显,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此外,拉鲁湿地每周一进行闭园维护,对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等,其他时间全年免费对外开放,开放时间为早上8点到晚上9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