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拉萨,秋阳正好,蔡公堂街道香嘎社区“邻里食光”社区食堂的招牌下,蔡公堂街道干部、香嘎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们欢聚一堂,快门声与欢笑声交织,共同见证这座“全龄友好”便民空间的正式启用。
“这藏面的汤汁,熬得比家里的还地道!”刚接过餐盘的扎西大叔趁热嗦了一口面,竖起大拇指。110平方米的食堂里,40余张餐桌整齐排列,柔和的灯光照亮了墙上“老有童趣、小有安恬”的暖心标语。早餐窗口前,金黄色的油条嗞嗞作响,松软的包子冒着热气,甜茶的香甜萦绕鼻尖,居民们有序排队,脸上满是期待。
食堂一角的“营养科普角”人气颇旺,“平衡膳食宝塔”科普图前,社区工作人员正为老人们讲解饮食搭配要点。78岁的贡秋伟色老人拄着拐杖仔细聆听,她笑着说:“以前自己做饭总担心营养不均衡,现在在食堂吃,菜谱天天换,营养方面考虑得很周全!”家门口的食堂解决了独居老人吃饭难的问题,免费就餐政策更是暖到了老人心坎里。
最让特殊群体感到暖心的,是差异化优惠政策。刚完成晨扫的环卫工人卓玛领到半价早餐,她感动地说:“以前,早班只能啃干粮,现在花几块钱就能吃到热乎饭,太贴心了!”几位网约车司机特意暂停接单赶来体验。洛桑师傅匆匆吃完一碗藏面,又忙着接单,脸上却满是欣慰:“实在是很贴心。”
食堂另一侧的临时托管区里,不时传来清脆的笑声,一看,原来是志愿者正陪着孩子们看书做游戏。“孩子放学后有人管,我上班也踏实多了!”上班族家长达娃扎西看着玩耍的孩子,语气里满是欣慰。作为社区“用餐+托管+互动”便民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不仅帮助家长解决了孩子“看护难”的问题,更成了孩子们的快乐天地。
食堂还为社区提供了2个就业岗位,让困难居民“就业顾家两不愁”成为可能。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旦增罗布介绍,食堂以“强基惠民”政策为支撑,70岁以上老人免费就餐、特殊群体半价优惠的政策,让公益底色更鲜明。他表示,食堂后续将持续优化菜谱、拓展服务,让这里成为邻里相聚的“社区客厅”。
正午时分,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餐桌上,映着居民们的笑脸。藏面的鲜香、甜茶的醇厚、邻里的闲谈,交织成最动人的民生图景。“邻里食光”不仅烹煮着可口饭菜,更熬制着幸福滋味,让群众的关切有了温暖回应,也让社区的凝聚力在烟火气中愈发浓厚。小小的食堂,正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书写着“全龄友好”、邻里和睦的基层治理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