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纪实(下)
如今,不少市民发现,很多改变正在悄然发生:社区环境比以前清爽多了,地面比以前干净多了,卫生死角不见了;马路上流动摊贩不见了,车辆停放变有序了,交通违章现象变少了;城市建筑大变样了,店招牌整洁有序了……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不仅仅是为了拿块牌子,更重要的是要按照“创卫”的科学指标体系,不断提高城市发展水平。”这是拉萨决策者们的共识。多年来,拉萨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作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作为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作为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重大工程,牢固树立抓“创卫”就是抓环境、抓机遇、抓发展的理念,围绕创建标准,坚持以创促建,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大力改善人居环境,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创建成果。
坚持全民“创卫”让群众得实惠
昔日的臭水沟,变成景观带;昔日的垃圾场,变成小公园;昔日的“泥水路”,变成宽敞的水泥路……拉萨市民通过亲身经历,切身感受到了“创卫”带来的变化。
2008年,拉萨市委、市政府从改善城市面貌、优化投资环境、提高城市品位的大局出发,确立并实施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战略。拉萨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不仅仅是为了一块牌子,更重要的是为老百姓做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为营造浓厚的“创卫”氛围,自“创卫”工作开展以来,拉萨市委、市政府先后多次召开全市动员大会,号召全市人民和社会各界增强“创卫”意识,积极参与“创卫”工作。各新闻媒体积极开辟专栏、专版、专题,设立宣传栏目,各级部门、组织开展群众性“创卫”活动、开展“创卫”志愿者行动,激发广大群众的“创卫”热情。广大市民对“创卫”工作的知晓率进一步提高,自觉主动参与“创卫”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形成了人人支持“创卫”、全民参与“创卫”的浓厚氛围。
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在“创卫”过程中,拉萨市从实际出发,按照因地制宜、轻重缓急、量力而行的原则,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生态与居住环境、提升城市管理与服务能力。2010年至今,拉萨市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共投入资金32964.66万元,主要用于城市公交站、城市公园维护、城市供排水管网项目、城市道路建设、垃圾填埋场一期、二期项目建设、污水处理厂一期、二期项目建设等。
为改善城市环境卫生,拉萨市加大投入,建设市政设施和开展专项整治。治理城市“脏、乱、差”、清理“六乱”建筑渣土整治等;自2010年,拉萨市开始实施“穿衣戴帽”工程,一期和二期工程由自治区财政、拉萨市财政和各单位、企业等自筹资金2.47亿元,改造临街建筑37万平米,极大提高了市容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水平,使中心片区和主次干道呈现“平面整洁宜人、里面绿化美化、空间亮丽和谐、动态规范有序”的城市新容貌。
着力提升城市品位
4月13日,记者来到药王山菜市场看到,熙熙攘攘的顾客在挑选蔬菜,摊主或与顾客讨价还价,或忙碌地摆放上架销售的新鲜蔬菜。穿着工作服的清洁工在市场上清扫垃圾。商户刘大姐说,“过去,顾客挑选蔬菜时剥落的叶子和果皮经常撒落一地,大家到收摊时才会清理,现在都及时清理了。一边经营,一边清理垃圾,虽然比以前忙了,但摊位变干净了,到市场买菜的顾客也比原来多了。”
在“创卫”过程中,拉萨市商务、工商、农牧、卫生等部门,对食品市场、餐饮市场、学校周边和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农贸市场等进行不定期巡查、抽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严格控制活禽销售,拉萨市区13个大小农贸市场基本建立了相对独立的活禽销售区域。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从2013年5月起,实行“一证一章”制。
“创卫”为拉萨增添了光彩,更让群众得到了实惠,不少市民都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水更清了,天更蓝了,地更绿了,道路更畅通了,城市更美、更亮了,生活更舒适了,住在这样的城市里,我们的心情更加舒畅了!”“创卫”7年来,拉萨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未来也将一直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