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果时节,田野里青稞熟了。往日宁静的村庄沸腾了,农民的心儿醉了。春去秋来,年复一年,看到一片片丰收的景象,吴宏亚心里装满了沉甸甸的喜悦。
吴宏亚是江苏省第七批援藏干部,现担任拉萨市农牧局副局长。2012年9月,吴宏亚和其他第七批援藏干部一道,踏上了雪域高原,带着使命、带着责任,带着梦想,开始了为期3年的援藏工作。
踏上雪域高原,正是拉萨盛夏时节,也是青稞成熟收割的季节。吴宏亚的双眼顾不上多看几眼蓝天白云,目不转睛地盯着地里的青稞地,看了又看。未来的3年,他的使命和梦想就在这一片片高原的青稞地里。
在来拉萨之前,吴宏亚就积累了丰富的农业工作经验,并取得丰富了科研成果。1996年,吴宏亚毕业于扬州大学农学院,一直在一线从事麦类遗传育种科研工作,累计主持并参与国家863、948、转基因等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6项;获省部级科技奖5项、市科技特等奖2项;主持并参与育成小麦新品种12个,获植物新品种权11项;参与推广麦类品种3.5亿亩,创社会经济效益100多亿元。在学报及核心期刊发表第一作者文章20余篇。先后被授予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省区域试验先进个人、省“六大人才高峰”等荣誉称号。
从接到为加快推进拉萨市青稞等农作物优良新品种选育,确保拉萨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精神,到作为第七批援藏干部踏上西藏这片陌生而又神奇的土地,吴宏亚没有想到,他的人生会与雪域高原、美丽拉萨有一次终生难忘的交集。
2012年9月,吴宏亚来到拉萨市农牧局,分管全市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科研工作,主要负责青稞育种项目的具体实施。“进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带着思考,进藏工作以来,他带领6批次拉萨市科技人员赴扬州后方单位进行田间育种知识、实践技能、实验室操作的学习、培训,培养了一批拉萨麦类育种专业的骨干人才,配合拉萨市委组织部建立了青稞育种人才基地;通过引种鉴定、系统选择、辐照诱变、杂交配组、异地加代等技术手段,每年在拉萨、江苏扬州、云南元谋三地循环开展青稞新品系选育,筛选获得7个综合农艺性状突出的丰产品系,并将其中的“苏拉青勾芒紫”、“苏拉青8277”、“苏拉青8237”申报参加了2015年自治区青稞区域试验;通过多方争取资金,协助拉萨市农科所新建1000平方米温室1座,种质资源库和工作室500多平米,配置麦类品质、分子实验室仪器设备23台(套);通过努力,初步形成云南省元谋县青稞冬繁试验基地。同时为提升拉萨市农业科研水平,他积极组织申报农业部、科技部及区、市各类科研项目,积极争取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综合试验站等。
时光荏苒,回想初上高原,让他深切体会到在藏工作、生活的不易:头痛,稍微一动,脑袋就痛得不行;气喘,到了西藏,光用鼻孔呼吸总感觉不够用,要张开嘴巴呼吸,时常还要大口大口地喘气。一边上楼一边打电话这个简单的动作都难以完成;失眠、流鼻血,经常整夜整夜睡不着觉,早晨起来经常流鼻血……
3年援藏路,一生高原情。在这3年时间里,吴宏亚挥洒青春与汗水,付出真情与努力,留下了深深的眷恋:广袤的草原,巍峨的雪山,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彩,还有那圣洁的布达拉宫和连绵不断的青稞地……援藏经历使他进一步了解和熟悉了藏族同胞那纯朴、耿直和善良的天性,认识了一批批默默奉献在青藏高原的各族干部人才,贡献青春,汗洒边疆;更结识了一批来自全国、全省各条战线上的援藏兄弟。
3年援藏就要到期了,多少眷恋,萦绕在脑海,终生难忘。因为在这里,他深切地体会到在高原广袤的大地上,什么是忠诚、干净、担当!什么是奉献!那就是扎根泥土亦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