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援藏专栏>援藏成果

大医精诚 杏林春暖——北京市“组团式”医疗卫生援藏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18-04-13 作者:孙靖宇 孙雪雪 来源:拉萨日报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是中组部首倡并与国家卫计委(原)共同组织指导的新的卫生援藏方式,是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兴边富民战略决策的重点任务。近年来,在北京市“组团式”医疗援藏人才的辛勤耕耘下,拉萨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成为西藏首个地市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尼木、当雄、堆龙德庆等拉萨市县(区)人民医院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医疗技术创新,得益于北京“组团式”医疗卫生援藏工作的深入推进,北京市“组团式”医疗卫生援藏工作正在持续为西藏患者带来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西藏首个地市级三甲医院诞生

  说起2017年拉萨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儿,那一定是拉萨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西藏自治区首个地市级三甲医院,这曾经是多少个一代又一代拉萨市人民医院人想办而未办成的大事儿。或许,许多人听说了这一消息,但是大多数人却并不清楚北京市“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在该院创“三甲”过程中付出的辛酸和汗水。

  “如果你到医院就医,看到的是不时飞过的苍蝇和不时溜达着的小狗,这样的就医环境,谁能真的放心呢?”这并不是什么危言耸听,而是早些年拉萨市人民医院的真实状况。在北京市“组团式”医疗援藏人才的努力下,以建章立制为起点的规范化建设正式拉开帷幕。建章立制,顾名思义就是:建立章程,定立制度。在拉萨市人民医院创建三级甲等医院的过程中,北京市第二批“组团式”援藏医疗管理团队始终不忘初心、坚守信念,用最大的热情、最诚的真情、最暖的温情,将首都北京最先进的理念带到拉萨,从建章立制的每个细节做起,从各自岗位的点点滴滴奉献,促进着拉萨市人民医院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为团结美丽健康幸福新拉萨建设注入了活力和动力。北京市第二批组团式援藏医疗管理团队成员、原拉萨市人民医院医务处主任刘冲在跟记者聊起拉萨市人民医院创“三甲”过程中的最深刻感受时,他给记者写下了四个字:“医”“教”“研”“防”。

  具体而言,就是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不难发现,这几乎涵盖了一所医院的方方面面。国家制定的三级医院评审实施细则中的442款内容,其中303款由刘冲曾经所在的医务处负责。自从20167月份来到拉萨市人民医院后,刘冲很快开始了为建章立制环节调研查访的工作。“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在骨科病房里的见闻。当时病房里有医护人员在给患者换药,大夫的头顶居然飞着一只苍蝇。这样的诊疗环境能达标吗?”刘冲告诉记者,就是这样的一次经历,让他和北京市第二批组团式援藏医疗管理团队更加坚定了建立规范制度的信心和决心。自此,整制度、抓落实,成为刘冲的重要工作,在他的带动下,拉萨市人民医院现在建立起了以“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医务处主管监督、院级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为核心内容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在医务处的书柜里,摆放着《医疗管理专业相关制度2017版》《医疗工作制度第二分册2017版》《医学检验操作技术规范第六分册第一版》......呈现在眼前的这三十余册百万字的规范制度仅仅是刘冲的部分工作成果。

  北京市第八批援藏干部、拉萨市卫计委副主任李方亮告诉记者,在支持医疗设施建设方面,2017年北京市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拉萨市人民医院创“三甲”和白定医院建设以及为“一区两县” 采购急缺设备配置等,提高当地医疗服务水平。20178月,拉萨市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成为第一个挂牌“三甲”的地市级医院;当雄县人民医院于20179月顺利通过“二乙”医院评审。医院制度化建设,促进了拉萨市医院管理规范化建设的快速推进,管理水平提升增进的是内涵,这些成就的取得,最终的受益者一定是西藏的广大患者。

  京藏合力助病危患儿转危为安

  新生儿轻度窒息,吸入性肺炎,先天性食道闭锁,腹胀原因待查......这是今年年初,旦增旺姆刚出生的孩子从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转院至拉萨市人民医院儿科时,北京市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成员、拉萨市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梁金鑫给出的“转诊诊断”。对于医生给出的“先天性食道闭锁”诊断,从那曲匆匆赶到拉萨求医的旦增旺姆毫无概念,她和丈夫还不清楚这是个可以危及孩子生命的重症。不仅仅是患者,对于许多人而言,“先天性食道闭锁”都是个陌生的词汇。根据国内统计,其发生率为20004500个新生儿中有1例,患儿时常出现唾液增多,从口腔外溢,频吐白沫,引起呛咳甚至窒息。如得不到早期诊断和治疗,多数病例会在35天内死亡。

  患儿确诊后,在拉萨、北京两地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场以拉萨市人民医院儿科为起点的,由拉萨市卫计委、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共同参与的爱心接力就此启动,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的:挽救和延续这个出生不足一周的新生儿的生命。1月19日,由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主任马丽霜医生主刀进行食道扩张手术,这次手术很成功。328日一早,记者在市人民医院儿科病房看到患儿正在母亲的陪伴下呼呼大睡。这个刚出生72天的孩子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热扎。被确诊为先天性食道闭锁时,热扎出生还不足一周。那个时候,热扎不仅仅是无法进食,甚至出现了包括肺炎、腹胀、胃穿孔等在内的“连锁反应”,已经危及到了生命。在拉萨市卫计委、市人民医院医技北京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共同实施的爱心接力下,热扎在北京成功接受手术,在身体状况趋于稳定后返回拉萨。就在大家觉得孩子的状况终于有所改善的时候,这几天,热扎再次出现食道狭窄引发的吞咽困难,一度无法进食。“我来联系北京方面吧,既然孩子不方便再去北京,我试试能否让北京的医学专家来拉萨。”说这话的,是梁金鑫。作为北京援藏医疗队成员,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关系,为孩子打开生命通道。接到梁金鑫的求助电话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副主任冯翠竹决定:“我要去西藏!”就这样,带着对西藏患儿的关注,带着手术必需的仪器,冯翠竹赶到了拉萨。327日,一场由北京专家指导、本地医生主刀的手术,在市人民医院成功进行。

  谈到自己的初衷时,冯翠竹告诉记者:“受命于党组织的信任和安排,我曾于2015年8月至20168月在堆龙德庆区人民医院援藏,说心里话,对于西藏的孩子,我打心底有感情;对于西藏的患者,我一定要竭尽全力......

  输血变造血让本地医生掌握核心技术

  李方亮介绍,2017年,北京援藏资金继续加大对拉萨市医疗领域的援助力度,实施医疗援建项目10项,投入资金3350万元,帮助拉萨市2017年新增床位1000张,选派援助医技人员33人,为当地培训医技人员168人次,先后分5批组织人民医院58名医疗和管理骨干人员赴北京友谊医院跟岗轮训,成功帮助拉萨市人民医院实现了创三甲的目标,从而有力带动了拉萨各级医院快速发展,不断提升医院的软硬件和诊疗水平。王雪莲是北京四季青医院妇产科的副主任医师,从201781日来到当雄县人民医院以来,由王雪莲掌舵的妇产科已经渐渐成为当雄县人民医院的支柱科室。在日前的采访中,记者见到了毕业于山东医学院的当雄县人民医院的本地大夫次仁央宗,她2013年参加工作,是王雪莲的徒弟之一。谈到医院妇产科的发展,次仁央宗告诉记者:“现在生孩子去医院,已经成为许多农牧民孕妇的共识,但受于医疗条件和诊治技术的限制,县医院的妇产科发展一度非常缓慢,以前遇到难产的产妇,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协助转院。现在,这个情况得到了有效缓解。在王雪莲大夫的指导下,我们从病例书写再到产程观察再到侧切技术,都有了显著提升。现在很多手术,我们都能独立完成了。”对于这些,王雪莲只是说:“患者的事不论大小,再小也是大事,作为援藏医生,我们就是要把‘方便、快捷、温馨、安全’的诊疗服务留给西藏,让更多的西藏患者从中受益。”

  在精准选派支援医疗人才方面,北京市始终坚持把提高受援医院临床医疗服务水平作为首要任务,充分发挥北京援藏医疗人才的帮扶与带动作用,积极助力临床新技术、新业务的广泛应用,其中“组团式”援藏医疗专家带领本地医护人员先后开展全区首例盆底重建网片修补术、无痛分娩等30多项新技术和多例疑难手术,填补了拉萨市乃至全区的多项技术空白。李方亮介绍,在北京市“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的帮助下,传帮带培训正在持续提升拉萨本土医疗人才水平。“传帮带培训168人(次),组织开展专题讲座190多场(次)、手术带教252场(次)、疑难病例讨论34场(次),各援藏医疗队始终把为藏区人民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为目标,着力在加强人才帮扶与提升上下功夫。”李方亮告诉记者。来自北京市海淀医院的钱燕玲,现任当雄县人民医院副院长,27年的从医经历和家人的大力支持,让钱燕玲援藏的信心更加坚定。初来乍到时,院感工作的不规范、护理系统构架的缺失、医院运行过程中的总体质量状况等等问题,都需要钱燕玲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既然来了,那就撸起袖子加油干吧!”钱燕玲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理顺医院质控流程、强化抢救物品管理、优质病房数量增加......付出的是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收获的却是病患的理解和赞扬,在钱燕玲的带动下,当雄县人民医院正在成为羌塘草原农牧民群众最信赖的医院之一。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李方亮告诉记者:“与北京相比,拉萨许多医院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希望做北京和拉萨间的医疗使者,惠及更多群众,让大家在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中享受幸福滋味。”北京市“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所有成员自从来到拉萨以来,始终用仁心和博爱,温暖着藏区病患,用耕耘和付出诠释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厚重和力量。

  大医精诚,杏林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