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援藏专栏>援藏成果

实干担当,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奋进答卷
—西藏第十三批干部驻村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5-05-12 作者:次仁片多 来源:西藏日报

西藏坚持把干部驻村工作作为强基固本、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政治工程、民心工程、基础工程,在第十三批干部驻村工作中动员区市县乡四级各单位各部门选派22255名优秀干部(人员)进驻村(居),遴选74名优秀县处级年轻干部担任驻村工作总领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牧区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厚植党在西藏的执政根基,特别是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大战大考中打头阵、当先锋,做到了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驻村工作就跟进、服务、保障到哪里。

强化党建引领,筑牢“一座堡垒”。广大驻村干部通过抓学习、建制度,强班子、育骨干,切实当好基层党建的指导员,协助县乡党委把基层党组织的“堡垒”筑得更牢。入驻以来,帮助整顿82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健全9013份村级工作制度,协助发展3950名农牧民党员。选派1162名村干部到各级党校培训,推选1555名乡村振兴专干等优秀人才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坚持周学习制度,深入开展驻村领域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明确“带头受教育、示范抓教育”的重点任务,组织农牧民党员集中学习3.2万场次。大力宣传卓嘎、央宗姐妹守土固边先进事迹,配合开展好“五共五固”工作,让党旗在祖国边境一线高高飘扬。

紧抓理论宣讲,守好“一线阵地”。广大驻村干部把“管脑子”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切实当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员,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深化群众思想引领。各驻村工作队采取召开宣讲会、走村入户、开办夜校和微课堂等方式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入驻以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群众性庆祝活动7907场次、各类宣传教育9.19万场次,举办各类群众性宣讲比赛1.28万场次,悬挂横幅、张贴标语2.83万条,受教育群众达485.16万人次。广大驻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草场帐篷、群众家中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万家”宣传活动3.91万场次,发放宣传资料8.07万份,刊播转发宣讲稿件2.83万余篇,制作宣讲短视频2547个,点击量达344.07万次。

树牢底线思维,构筑“一道屏障”。广大驻村干部切实当好维护社会稳定的促进者,同群众一道构筑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固屏障。入驻以来,扎实开展反分裂斗争和“三个意识”宣传教育,依托“三包”“双联户”“红袖标”“四护队”等群防群治力量,开展重要时段和重点部位巡逻、应急演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配合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等自治制度6815份。帮助群众解决被拖欠工资,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发挥驻村干部在基层一线的“前哨”和“探头”作用,收集上报各类信息1.64万条。筑牢法治社会根基,累计开展“八五”普法宣讲教育3.05万场次,助力更高水平的“平安西藏”建设。

加强民族团结,铸牢“一个意识”。广大驻村干部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切实当好促进民族团结的践行者。深入群众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接续开展“五史”及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教育集中宣讲2.3万场次,宣传《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2.33万场次,受教育群众120.64万人次。帮助创建1766个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基地,举办各类文艺活动2.64万场次、张贴民族团结标语标识2.55万幅。驻村干部积极担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人,通过集中培训、举办夜校、结对帮学等形式培养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带头人。对接派出单位筹措资金3684.9万元,组织1万余名村干部和农牧民群众到区外学习、培训、考察,推动各民族群众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聚焦乡村振兴,造福“一方百姓”。广大驻村干部切实当好农牧民群众的贴心人和致富的引路人,活跃在改善民生、发展产业前沿,带动群众一起增收致富,让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笑脸越来越多。创新开展“百日走村入户大调研”活动,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走访80余万户农牧民群众。认真落实帮扶重点任务,常态化开展易返贫致贫人口监测,提前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消除监测对象的返贫风险。因地制宜整合强基惠民工作经费,申报村级产业建设项目,帮助351个村集体经济转亏为盈,帮助55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从不足5万元增加到5万元以上。246名驻村干部担任乡村好产品好风景推介官、代言人。投入7000余万元资金实施2000余个食堂澡堂、文化室、图书室、供暖供氧等“小而美”项目。开展健康科普知识宣讲2.39万场次。向23.2万户农牧民家庭推广高原多功能炊具。把关心关爱困难群众作为驻村干部应尽职责,看望慰问4.46万名“三老”人员、困难群众,解决1.68万件实际困难。3000多家派出单位将驻村点作为联系点,每年到村开展结对认亲交朋友活动。

全力抗震救灾,扛起“一肩责任”。一名驻村干部就是一个标杆,一个驻村工作队就是一面旗帜。定日“1·07”地震发生后,定日县180个驻村工作队605名驻村干部和拉孜等4县315个驻村工作队1166名驻村干部就地转化为抗震救灾先锋队。有的在发生小震后及时疏散群众、大震时实现零伤亡,有的组织群众互帮互助、迅速展开自救,有的不顾自身安危、肩扛背驮危房内的老人,有的带伤奋战为群众搭帐篷、烧热水、发放棉衣棉被,有的在轮换时主动申请留任全力参与灾后重建,涌现出王艳、安政法、吉村、扎西次旦等一批新时代优秀驻村干部,让党旗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一线高高飘扬。

持续改进作风,树立“一面旗帜”。驻村干部是党组织派到群众身边的干部,一言一行代表着党委、政府形象。广大驻村干部转变角色、融入基层,坚持人在身在心在情在,吃住在村、工作在村、作用发挥在村。深入开展驻村领域党纪学习教育,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开展专题学习5.45万场次,严肃纠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赋能。广大驻村干部驻进村、沉下心,以好形象、好作风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严格按驻村工作守则和工作纪律办事,树立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