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援藏专栏>援藏成果

让优质医疗资源在雪域高原落地生根
—潍坊市第九批援藏医疗队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5-11-17 作者:扎西拉姆 来源:西藏日报
今年以来,潍坊市第九批援藏医疗队和南木林县中心医院紧紧围绕“党建共建、资源共享、发展共进”目标,携手构建“同频共振、守望相助”的健康协作新格局,有力提升了南木林县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与全民健康保障水平。

强化党建引领,筑牢组织根基

面对受援单位党组织建设薄弱、专职党务人员缺失的问题,潍坊市第九批援藏医疗队积极施策,抽调专职人员设立党委办公室,并联合支援单位创新组建援藏党政联合办公室微信群,选派政治素质过硬、党务经验丰富的骨干力量加入援藏党政联合办公室,切实夯实组织基础、健全领导机制,确保党建引领贯穿始终、发挥实效。

在此基础上,建立“第一议题+重点政策双研判”学习机制,不断提升班子战略谋划能力。依托联合办公室,常态化开展党务干部专题培训和业务帮带,助力受援单位建强党员队伍、规范组织生活、提升党建质量,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业务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援藏各项事业实现新突破。

提升医疗业务水平,补齐服务短板

针对受援单位医疗服务能力短板、资源匮乏、专科薄弱的实际情况,潍坊市第九批援藏医疗队充分发挥人才与技术优势,坚持“输血”“活血”“造血”三措并举,系统推进医疗能力建设。

一是强化“技术输血”。深化“师带徒”机制,建立“一对一”“多对一”的帮带模式,由援藏专家与本地骨干人才形成“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累计达成结对帮扶30人次;创新开展汉藏双语课堂70余场、业务培训100余场,制作科普讲座和短视频60余个,累计课时超300节次,推动先进技术和诊疗经验在当地落地生根、长效传承。

二是推动“机制活血”。由援藏医疗专家牵头组建内、外、妇产、五官、急诊等重点专科联合诊疗小组,定期开展医疗质量安全检查和业务考核,针对高原常见病、多发病制定标准化诊疗方案,助力受援单位医务人员提升诊疗水平;同步引入“黄昏查房”、MDT多学科会诊机制,显著提高危急重症救治效率。

三是注重“平台造血”。推动成立“潍坊—南木林远程医疗协作中心”,打破地域限制,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实时共享,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有效缓解了“看病远、看病难”问题;多项举措齐发力,初步形成了“本地医生主导、援藏医生指导”的良好局面;指导开展首例阑尾切除伴脓肿引流术、CT定位下颅内血肿钻孔引流术、根管治疗术等20余项新技术、新项目,外科手术数量同期提高12.7%。

赋能医院管理能力,夯实发展基础

潍坊市第九批援藏医疗队积极创新管理模式,将助力受援医院准备二级甲等评审作为核心目标之一,全面融入管理帮扶工作各个环节。

通过推动党政、医疗、护理、感染等关键职能部门的对口共建,基本实现“一领域一联合办公室(线上)”,并借助“一对一”带教、会议培训、流程梳理等方式,系统输出精细化管理理念与实践经验。紧扣二级甲等评审标准,针对性补齐受援医院在医院管理、医疗质量、服务能力等方面的短板。

截至目前,围绕二甲评审要求开展线上交流学习20余次,累计培训150余人次,重点帮助受援单位建立健全医疗质量控制、绩效考核、院感防控等20余项高度契合评审标准的规章制度,完善门诊、住院、手术等全流程服务规范,推动受援医院从传统经验管理向现代科学管理转型,为受援医院顺利通过二级甲等评审打下坚实基础。

促进文化交融,厚植团结根基

援藏工作,不仅是技术与管理的援助,更是文化的连接与智慧的碰撞。潍坊市第九批援藏医疗队积极推动中医、藏医、西医三大医学体系的交流互鉴,为两地卫生健康事业注入深厚的文化内涵。

组织参与“2025黄元御中医药文化宣传周‘元御故里’”活动,邀请藏族医护人员走进潍坊,亲身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学术研讨、现场体验、药材辨识等形式,搭建起中医药与藏医药交流的桥梁。同时,医疗队积极学习藏医特色诊疗技术,将藏医外治疗法与现代西医治疗方案有机结合,在高原病防治、慢性病管理等领域探索出藏西医协同的特色路径。

以医者初心践行帮扶使命,以专业匠心赢得肝胆真心。潍南两地一家亲背后,是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坚守。展望未来,潍坊市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将继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医疗提质、管理增效、文化聚力等关键领域,持续谋划实施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援藏卫生健康项目,让优质医疗资源在雪域高原落地生根,惠及更多藏族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