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日,在首都妇女先进典型表彰大会上,我作为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获得者代表上台发言。荣获这么高的荣誉,我感到非常激动和自豪,这既是对我个人的鼓励,更是对北京援藏工作的褒奖。站在发言台上,三年的援藏工作和生活,像电影画面一样一幕幕闪现在我眼前。
三年前进藏的第一个晚上,我就领教了高反的厉害,头疼呕吐。一夜无眠,第二天援友看到我问,“喻琳,你的脸怎么绿了!”来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是我在拉萨电视台挂职副台长的三年一直思索的问题。2013年9月,我尝试在拉萨电视台成立新闻中心,并推行绩效考核制度,拉萨电视台也成为拉萨市首家实行绩效考核的事业单位。两年来,很多编辑记者跟我说,这个办法好,以前干多干少一个样,现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看到这些变化,我心里感到很高兴。
在一次下乡调研中,我得知拉萨很多农牧区的群众收看不到拉萨台的节目后,我积极争取国家对西藏广电发展的优惠政策。在援藏领导支持下,我多次往返北京拉萨两地努力争取上星工作。每次都来去匆匆,最短的一次在北京只停留了一天。通过不懈努力,拉萨电视台藏语综合频道终于在2015年7月成功上星,这是全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上直播星的地市级电视台,藏语综合频道的节目从此可以覆盖到拉萨所有的偏远地区。
援藏三年,陪伴家人的时间非常少。作为一名母亲,不能陪伴孩子,我感到非常内疚。每年短短几十天的假期,就显得格外珍贵。
2014年2月,原本离返藏的日子还有20天,我接到台里通知,问我能不能提前返藏。说实话,我想多陪陪家人,但考虑到台里的情况,2月10日刚过完春节,我一个人便踏上返藏路。没想到2月的拉萨风那么大,飞机一路颠簸,下面就是机场可就是降不下来,只得折返成都。第二天,飞机再次起飞,一路上行李在晃,乘客在吐,到了贡嘎机场上空,又降不下去,再次返回。如此折腾了三天。
2月份的拉萨街头还十分清冷,空气干燥,含氧量低。援藏公寓大门紧锁,一个人也没有。我一个人踟蹰在大街上,买了一大堆饼干面包,找了个旅馆,度过了接下来的十几天。
援藏的业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学藏歌、学藏语……2014年,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率团来到拉萨看望慰问援藏干部,我们感到很激动。在援藏公寓,全体援藏干部即兴用藏语演唱了《一个妈妈的女儿》和《再唱山歌给党听》。当“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歌声响起时,曾在西藏工作过的郭书记听了也十分动容。
都说“一人援藏,全家援藏”,每个援藏干部的身后,都有一个无私奉献的家庭。援藏以来的国庆、元旦、清明、五一等节假日,我都是在高原上度过。丈夫又当爹又当妈,老人血压高,腿不好,每天往返接送孩子,好几次生病都不敢告诉我。
2015年8月,年近70岁的父亲母亲带着不满8岁的孩子来到高原,说无论如何都要来看看我。当时正值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前夕,我在台里的工作正是最紧张的时期。除了日常的新闻报道工作外,我还接受了制作大庆彩车视频宣传片的任务。该片要在大庆彩车上面向中央领导和全国的观众播放,要求很高。两个多月,我天天加班加点,不断修改完善脚本。常常顾不上自己是一名女同志,与身强体壮的摄像一起上山顶,下山沟拍摄,经常缺氧喘不上气。
母亲来到拉萨后,高反非常严重,身体浮肿,极度虚弱,下不了床。我将孩子带在身边一起取景、拍摄、做片子。有时候加班太晚,我就在机房把几个小凳子拼起来,让孩子在上面睡觉。看到他乖巧的样子,我心里十分愧疚。父母在拉萨期间,我没有时间陪父母参观,也没能和他们留下一张合影。唯一一次陪父母出门,还是为了节省拍摄经费,请父母当宣传片中的群众演员。
大庆期间,《美丽家园幸福拉萨》宣传片在拉萨市游行彩车、电视台和拉萨所有的户外大屏上滚动播出,展现了拉萨市发展的最新面貌。我也被评为“拉萨市喜迎大庆50周年先进工作者”。
在拉萨待的时间久了,角色也变了。回到北京,我总是不假思索地说“你们要多支持我们拉萨台”,“给我们拉萨台提供些节目”,“给我们拉萨台多提供些设备”。虽然是挂职副台长,我经常带队深入一线采访,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还要出镜报道。2015年日喀则地震后,我冒着危险,驱车几千公里到日喀则多个受灾点采访灾后重建和边境贸易情况。
援藏期间,我积极发挥援藏干部对北京资源的协调能力,先后组织安排了台里工作人员分两批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培训学习。
通过与北京歌华有线公司联系沟通,促成与拉萨电视台加入歌华有线全国“电视院线”项目,同时拉萨电视台与北京歌华有线《国学诵读》项目达成合作,在拉萨电视台开设《国学诵读》栏目,与拉萨市教育(体育)局共同推进“‘国学诵读’进校园”活动,并从拉萨挑选了两名优秀学生代表参加了该活动在北京的夏令营。
在与北京电视台的沟通协调后,北京电视台决定在拉萨市麻江小学建立图书馆和开展捐书活动,达成了拉萨人民广播加入北京电台全国“听听网”联盟等事宜。
2015年,我协调拉萨电视台少儿节目与拉萨市克莱德曼音乐学校合作,组织了首届拉萨市少儿才艺大赛。数百名拉萨少年儿童报名参赛,他们的才艺首次在拉萨电视台得以展现。活动社会反响非常好。
三年援藏路,一生西藏情。三年的时间里,付出了不少,但更多的是收获。西藏的蓝天白云,淳朴民风让心灵纯净,让灵魂升华,也让我懂得付出就是一种福报。时间过得很快,援藏的日子已经进入倒计时。在这里,我们播撒希望,在这里,我们挥洒汗水,在这里,我们留下眼泪,也收获了不凡的人生经历和希望。高原有一种格桑花,平凡却坚韧,只要有阳光就能绽放。作为一名女援藏干部,我也希望自己像那格桑花那般,在高原的土地上,光荣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