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我怀着向往、激动的心情来到圣城拉萨,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援藏生活。还记得当年7月9日那天,我们全体援藏干部受到了拉萨市委、市政府的接待,再加上高原蓝天和浓郁的民族风情,让我有了一种莫名的激动,这有点像多年前第一次到北京一样。朝圣或者膜拜都不是我们援藏干部的目的,但内心那种对圣洁的向往是潜在的,对大自然的神奇充满了敬畏。对我来说,这次来西藏不仅是被其自然风光所吸引,更因为,其文化的意义强得多,在世界屋脊上行走,西藏有多少世界之最的头衔,去了,该有多么的自豪。
三年的工作生活,我满怀工作热情,投入到我所热爱土地的环保工作岗位上。一是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2014年6月,环保部专家组对拉萨创模工作进行了技术评估,并顺利通过;二是推进自治区级生态村创建。督促指导各县(区)按照自治区级生态村申报材料,与环保厅专家组组成检查组,对55个行政村进行现场考核;三是强化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开展对36家重点监控企业和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以及各行政区域城镇人口、规模化畜禽养殖行业的问题排放工作;四是开展了重点专项工作。如大气污染专项整治。持续开展大气污染例行检查,年均检查涉及大气污染的企业316家,出动执法人员720人次。开展机动车尾气监管工作。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一起定期开展机动车尾气排放专项整治活动,检查明显冒黑烟、尾气不合格车辆2000余辆。挂牌督办限期整改专项整治、结合创模工作开展环境保护专项检查、禁白专项行动。“三路”专项检查,拉林公路、拉日铁路、拉贡公路沿线专项检查,确保生态环境、自然景观良好。严格按照上级部门下发的文件精神,及时向相关县、区环保局下发通知,要求加强执法督查力度,增加监察频次,有效地遏制“三路(拉萨段)”沿线生态环境破坏行为,合理调整取料点。开展噪声专项检查等工作,在全市高、中、小考期间,积极做好考前的提前踩点工作和考试中的现场检查工作,重点对学校周边工地、餐饮、娱乐等场所进行了噪音排查工作,要求各场所在考试临近期间减少施工噪音,禁止夜间进行各项作业;五是开创性开展工作。排污收费工作创历史新高,2015年突破1000万元大关;环境信访处理率100%,办结率达99%;全市环境监测计量认证通过,结束了拉萨市级无监测能力的空白。完成北京援藏项目,总投资200万元,修建10个噪声监测点位。
落实到位环境保护四大项目建设。一是西藏自治区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自治区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建成运行后,全市93家医疗机构与自治区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签订了医疗废物处置合同。二是拉萨市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控(监测)二期建设项目。在线监控一期工程实现了9家重点工业企业、6家水源地、2家机动车尾气检验中心与拉萨市环境指挥中心平台联网。在线监控二期建设已有2家企业完成建设。三是完成了拉萨市机动车尾气检测实验室及附属设施项目。四是完成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成了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要点及“十三五”规划。
三年时间转瞬即逝,这里的工作生活历历在目,不舍之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难忘怀啊,西藏是神秘和美丽的,有着独特的藏文化,蓝天白云、起伏山峦、飞舞经幡、蜿蜒又陡峭的天路,酱红色的基调、木刻似的脸庞……这一切,都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