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中国最神秘的一片土地。碧水蓝天,神山圣湖,无不令人心驰神往。作为80后,经过组织上对职位、工作经验、学历、能力的层层选拔,我有幸成为了北京市第七批援藏干部中的一员,任职拉萨市环境监测站站长。2013年7月来到雪域圣城拉萨,从此开始了我的援藏生涯,也开启了我人生的新篇章。
刚一到任便接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西藏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准备将位于拉萨市区内的6个空气自动监测子站移交给拉萨市监测站管理。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在自动监测项目领域,无论技术能力和工作经验都在全国领先,我又在这个领域里摸爬滚打了近10年,实际工作经验丰富,重任在肩,我义不容辞。
在西藏进行环保工作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拉萨碧水蓝天,环境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忧的是这里的监测工作起步晚,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且缺少相关工作经验,很多工作都要从零开始起步。国家对环保工作高度重视,2013年初已在拉萨市建立了配备国际一流设备的自动监测子站。可由于技术、管理方面的薄弱和缺乏一线工作经验等原因,出现了发展瓶颈。市站只有2个多月的时间进行准备,时间紧、任务重,因此我经常泡在自动站里,并开展技术培训课程,快速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工作、仪器基本操作、识别异常数据等能力。并对子站进行规范化管理,着手建立仪器和子站档案,建立标准化的运行和管理模式。在站内全员积极进取、努力拼搏下,我们在规定的时间限期内顺利完成了拉萨市空气自动监测子站的平稳过渡交接。
2014年5月31日晚9点,环保局的会议室里灯火通明,创模迎检会议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3天前,我们接到了环保部下发的创模技术核查通知:环保部创模专家组将在6月3日,也就是端午假期后的第一天来拉萨市进行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技术核查。拉萨市政府于2006年开始提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规划,到今年已经是第八个年头了。我的职责范围是拉萨市的6个空气自动监测子站,以及2个机动车尾气检测中心。评估当日我陪同大气组的专家,随机抽取2个空气自动监测子站,并对机动车尾气检测中心进行现场技术评估工作。
半年多以来,我在技术、管理上全力以赴,监测站全员紧密配合。我站的监测工作已经渐入正轨,比去年刚刚接手监测站的时候有了长足的进步。节前我又对空气监测子站与机动车尾气检测中心进行了全面的巡查备检,但此时我还是要加班加点,利用假期对站内的责任项目再进行全面、细致的复查。
拉萨市机动车尾气检测中心负责对拉萨市内机动车尾气进行检测工作。而我站主要负责对机动车黄、绿环保合格证发放进行监管;按月进行数据汇总;并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及时上报。
空气自动监测子站是24小时连续不间断的自动监测站,对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等)进行实时监测。市站主要负责对空气自动监测子站进行日常维护,对监测仪器进行维修校准、档案管理等工作,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
6月3日晚10点,专家们在会议室里紧张地讨论着各项创模数据指标和第二天的工作流程。1小时后,我们和专家短暂沟通了检查行程,随后又安排联络员们进行行车路线及现场陪同人员等事宜的讨论。会议结束后,我步行在回宿舍的路上,和家里通了电话。一句“生日快乐”让我突然想起,凌晨一点,已经到了6月4日,自己的33岁生日。
第二天检查的路上,专家突然提出要去一个行程安排外的子站进行检查,以确保检查的全面性。由于平日我站工作全部遵守维护规范,高标准严要求,管理和记录统一完整。因此我引导专家到达要求抽查的子站进行现场随机抽检,沉着自信地进行技术讲解。检查过后专家说:“看来你们真的是做得很到位啊!”四天的现场技术评审工作紧张而充实,这几天我一直是早晨7点出发,晚上11点过后才回到宿舍。虽然工作辛苦,但我们的付出得到了最圆满的收获——顺利通过了这次技术评估!这段人生经历对我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从中得到了锻炼,充实了自己,并且度过了最有意义的一个生日。
每当我穿梭在拉萨的大街小巷中,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擦身而过,和拉萨市民共同见证着圣城的变化——西藏人民的生活水平一年比一年高、城市建设一年比一年好。不变的依旧是西藏的碧水蓝天,阳光灿烂。这里既包含了藏族同胞的奋进与喜悦,更有中央的特殊关怀、全国人民的无私支援,还有我们这些援藏人的成绩。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能来到西藏,为这里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感到无比的荣幸与骄傲。我们挥洒青春和汗水的地方——祖国的西藏,愿你更加繁荣富强!
(作者系北京援藏干部,现任拉萨市环境监测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