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萨市反诈骗中心大厅内,每一通来电都可能暗藏骗局,每一次接听都关乎群众的血汗钱。这里的民警们24小时不间断值守,以最快的速度、最扎实的行动,与诈骗分子展开“秒级”较量,筑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最后一道防线。
预警先行 织密防范网
在反诈骗战场上,预警是首要任务。除了AI系统实时监测风险信号外,民警们还会根据公安部推送的涉诈数据,第一时间联系潜在受害人,通过最直接的提醒切断诈骗链条。
“吴某某,您的银行卡可能涉嫌电信网络诈骗,特此提醒您,给对方进行投资或转账都是不可信的。对方账号可能存在诈骗行为。”民警李远欣的提醒电话,每天都在拉萨市反诈骗中心不断响起。
紧急劝阻 争取“黄金时间”
比预警更紧急的是正在发生的诈骗——当接警电话响起时,受害人往往已被深度诱导,距离转账仅一步之遥。“您千万别着急,马上挂断对方电话,不要点击任何链接或下载任何东西,立刻到我们反诈骗中心报案。”急促的劝阻声从接警台传出,电话那头是一位正被“冒充电商客服”诈骗的女士。骗子以“订单异常需退款”为由,已诱使她在虚假平台输入银行卡信息,“验证码”弹窗正催促确认。李警官的急切声如一剂清醒剂,让受害人及时醒悟。
类似的诈骗套路也盯上了经常使用短视频平台的用户。一位市民就接到了冒充抖音客服的电话,险些受骗。“我接到冒充抖音客服的电话,对方说给我开通了直播会员,每月要扣我800元会员费,我要求取消这个功能,他们就给我发送了一个链接,让我下载一个叫‘智会通’的APP。这时国家反诈中心APP发来短信提醒我对方可能是诈骗,我立刻提高了警惕,直接挂断了电话。后来警察告诉我,如果下载了这个‘智会通’APP,我的手机会黑屏,卡里的钱也会被转走。当时我卡上有几万元存款,差点就被骗了,现在想想都后怕。”
国家反诈中心APP的预警与民警的及时介入,让不少人躲过一劫。但一旦骗局发生,反诈骗中心就成了受害者最后的希望。“我被骗后,就立刻拨打反诈骗中心的电话报警,告诉他们我被骗的经过。我相信警察会尽全力帮助我们破案和追回损失。”一位受害者说。
从接警到启动拦截,每一秒都关乎资金安全。数据显示,5分钟内完成拦截的案件成功率达89%,而超过10分钟,成功率会骤降至31%。在这“黄金5分钟”里,民警们既要与骗子争夺受害人的信任,又要争分夺秒地联系银行止付。“最紧张的是群众已经被洗脑,比如有位大哥坚信‘警察’要冻结他的账户,非要转钱‘自证清白’。我一边要安抚他,一边得快速联系银行止付,那天光是说服他挂电话就用了3分20秒,最后总算保住了他卡上的钱。”李远欣说。
坚守在线 诠释“人民至上”
如今,拉萨市已有大部分群众下载注册了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实时预警功能的用户多次收到有效提醒。但民警们也遇到过无奈:部分群众误把预警电话当成“诈骗”拒接,最终造成损失。“想对大家说,接到我们的电话时,请多一份信任。如果不确定,可以挂了再打110核实,但千万别直接挂断——我们多耽误一秒,骗子就可能少一分得手的机会。”李远欣呼吁道。
电话铃声是战斗的号角,急促的语速是冲锋的节奏。在拉萨反诈骗中心,民警们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诠释着“人民至上”的理念。每一次及时的提醒、每一次成功的拦截,都是对“人民至上”最生动的诠释。这场与诈骗分子的较量,他们始终在线,从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