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重点工作

凝聚团结伟力 共建幸福拉萨
——写在拉萨市第十四个民族团结进步节之际

发布时间:2025-09-19 作者:本报评论员 来源:拉萨日报

金秋九月,雪域高原仍处处洋溢着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欢庆氛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代表团抵达拉萨,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在听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看着北斗星走不迷路,跟着共产党走会幸福。9月17日是拉萨市第14个民族团结进步节。在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我们重温民族团结的深刻内涵,总结实践经验,展望未来征程,对进一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谱写拉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拉萨作为西藏自治区首府,历来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舞台,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的肌理之中。近年来,拉萨市深入贯彻区党委“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的总体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着力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批批示范单位、示范社区、示范村镇和模范集体、模范个人纷纷涌现,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缩影;一项项创新举措、一次次暖心服务,不断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拉萨市始终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永恒主线与核心任务,正确处理“四对关系”,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强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五史”学习教育,让各族群众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民族团结之桥。语言相通是心灵相通、感情相融的基石。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前提条件,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基础性、全局性意义。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助于各族群众突破沟通障碍,拓展发展空间,更顺畅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更便捷地学习先进知识技术,更深入地了解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将其融入干部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生活各方面,构建起语言互通、文化互鉴、发展互助的畅通桥梁,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族团结之魂。要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融入政策法规、融入文化建设,通过典型选树、榜样宣传、文化浸润等方式,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要充分运用新媒体等平台创新宣传方式,让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广泛传播,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激发全社会共同维护民族团结的内生动力。

深化交往交流交融,是民族团结之路。要大力推进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鼓励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增进了解、加深感情、深化认同。从社区到学校,从企业到机关,多层次、多形式的交往交流活动,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拉萨常开长盛。

民族团结进步节的设立,既是对过往工作的总结与肯定,更是对未来的鞭策与展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创新载体方式,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持续开展示范创建活动,发挥典型引领作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向纵深发展;要进一步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要全面弘扬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团结引导各族群众共同守护神圣国土、建设幸福家园。

回望来路,我们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写在拉萨大地;放眼未来,我们仍需以团结为笔、以幸福为卷,绘就一幅和谐相融的新拉萨长卷。让我们携手并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共同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拉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