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日,《存款保险条例》正式施行,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建立。十年来,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区落地生根,在维护全区金融稳定、保护存款人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守护了全区各族群众的“钱袋子”,更成为支撑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
制度筑基——
努力做到“全民保障”
1993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基金,保障社会公众利益”。
中国人民银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经过深入开展实地调研、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科学论证,确定了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以实行强制保险,要求境内依法设立的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加入存款保险,极大地提高了中小银行的信用和竞争力,推动大、中、小银行良性竞争和差异化经营,更好地保护存款人利益。以实行限额偿付,为99%以上存款人提供全额保障,并增强金融机构、存款人风险意识,促进银行公平竞争。
观念蝶变——
从“藏袍”到银行的信任
牦牛出栏季刚结束,牧民次仁卓嘎就将售卖牦牛获得的全部收入存进了银行:“以前钱缝在藏袍里,或者锁在家里,现在银行让我觉得更安心”。
自2015年存款保险制度实施以来,人民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以“金融戍边”的使命担当,构建起覆盖全区的存款保险宣传网络。针对地广人稀、金融知识普及偏弱等实际,全区人民银行系统组织全区银行机构打造“汉藏双语宣讲+网格化基层宣传+移动宣传”模式,以打通存款保险宣传“最后一公里”为目标,将宣传重点放在县域、高海拔、偏远农牧区和边境一线等地区,重点关注“一老一少”等认知薄弱人群,累计开展1.7万余次存款保险宣传活动,覆盖79.83万人次,实现了存款保险宣传县域全覆盖。
截至2025年3月末,全区银行机构存款余额达到6535.4亿元,是制度实施前的两倍,银行公信力深入人心。
防控风险——
全力守护储户“钱袋子”
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区金融风险防控中发挥着“稳定器”作用。全区人民银行系统通过舆情监测系统和常态化风险监测,前瞻性捕捉风险苗头。借助风险差别费率机制,从资本充足情况、资产质量、盈利能力、流动性状况、公司治理、风险管理水平等方面判断银行整体风险水平。同时,及时向法人银行提示风险,“一行一策”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意见,促进“防未病”和“治已病”有效结合,及时纠正风险,避免风险进一步扩大。
截至2025年3月末,全区地方法人银行资本充足状况优良,不良贷款率处于低位,流动性水平良好。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全区持续保持央行评级高风险机构“清零”和挤兑风险“零”发生的良好局面。
十年耕耘,存款保险制度已融入西藏发展格局。站在新起点,人民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将持续深化存款保险制度与我区发展特色的深度融合,为全区金融繁荣保驾护航,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