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其民族理论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好我国民族工作的理论基石,邓小平着眼于我国民族工作领域的方向性、根本性和全局性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结合中国民族工作的实际,在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民族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开辟了一条解决民族问题的新道路,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理论方法,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正确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
西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邓小平在战略的高度发表了题为《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的讲话,指出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消除民族隔阂进而达到各民族的大团结,同时为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即在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总基调。该篇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生动体现,是毛泽东思想民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民族工作的主线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现实基础。
民族团结问题是西南最复杂的又是最重大的问题,同时也是我国发展各项事业的“稳定器”。消除民族隔阂,“搞好团结,就是工作做得好、就是成绩。”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只有在此基础上,通过各族人民的协同努力下,才能形成真正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制定为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制度保障。邓小平指出“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他积极在西南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强调因地施策,不照搬汉族地区实行的政策,“要在少数民族地区研究出另外一套政策,诚心诚意地为少数民族服务。”从实质上、实际上实现民族地方的充分发展,推动国家政策与民族地方的自力更生深度结合,激发民族地方发展的内生动力。
总之,《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的讲话,是邓小平基于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地区的具体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结合,为邓小平民族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坚定信仰的守护和启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民族工作的现实、洞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以及深耕以往党的民族理论工作提出的科学论断,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反观邓小平的民族理论则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提供了重要启迪。
邓小平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有力量。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因此,邓小平的民族理论工作中的四项基本原则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政治基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团结最广大人民的力量,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强民族团结,保持全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民族团结事业提供稳定的政治基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选择大于努力,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了,要想大团结更加巩固,就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
邓小平曾指出,在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中,各民族早已陆续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结成了社会主义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逐渐成为全社会共识。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传承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以及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
邓小平民族理论一方面承继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且应用到新的工作任务中去,塑造成崭新的社会主义国家形象;一方面又在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下,不断总结新的经验,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和观点,出色的完成了在新的时期下的民族理论的转型,为增强党的领导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