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邦:传承遗志的30年跨越

发布时间:2025-08-03 作者:李梅英 洛桑旦增 永青 达珍 来源:西藏日报

“孔繁森同志在去世前写下关于阿里地区发展的12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计划书,30年后的今天,阿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望着窗外车水马龙的街道,阿里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王安邦感叹说。

1994年11月25日,50岁的孔繁森写下12条愿望:修机场、筑天路、联电网、活边贸、兴旅游、强教育、提医疗、护生态……30年后,这份浸透体温的清单,已化作“世界屋脊”上的壮美答卷。

“孔繁森同志曾疾呼阿里需要机场,2010年昆莎机场通航,结束了阿里地区无航空运输的历史。”王安邦介绍说,现在,新藏公路完成升级,G4218昆莎机场高速冲刺贯通。

在普兰县崭新的唐嘎边贸市场,琳琅满目的小商品,让前来购物的游客目不暇接。王安邦说:“孔繁森同志力推发展边境贸易,现如今,普兰口岸恢复国际一级公路口岸功能,增设为药材进口边境口岸。”当前,普兰唐嘎边贸市场有228家外商常驻,2024年进出口总值2740万元,2025年上半年再增156%,千年古道变身“国际走廊”。

因为下乡途中经常给百姓送药,孔繁森被老百姓称为“药箱书记”。“当年孔繁森背药箱下乡的牧区,如今早已实现了乡乡有卫生院、村村有卫生室。”王安邦介绍说,如今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冲刺“三甲”,“过去骑马2个小时才能找到医生,现在家门口就能拍CT了。”

在遗愿中,孔繁森强调“保护生态才能实现永续”。30多年来,阿里把生态文明写进发展基因,1288万亩公益林纳入国家管护,金丝野牦牛栖息地扩大12.49万亩;狮泉河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塔尔钦旅游集镇环境整治全面完成;义务植树31万株,封育造林3.47万亩,荒漠长出“绿色银行”。

狮泉河畔,雪山依旧,却换了人间。孔繁森当年写下的12个愿望,已化作一条条“天路”、一座座电站、一片片绿洲、一张张笑脸。

“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孔繁森的誓言,被新一代阿里人以行动续写。2024年末,阿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万余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地、县两级供氧、5县集中供暖、7县撬装加油站相继落成。

王安邦说:“我们将继续弘扬孔繁森精神,以改革思维、法治方式,把阿里建设成为雪域高原上的璀璨明珠。”